品宗庆后精典语录 学娃董英明抉择
文/小睡片刻
从一名农民做到推销员,再到一名承包私营者、厂长、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经理,宗庆后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创业过程。当然成功的背后难免有酸甜苦辣,也会有成功致胜的法宝,宗庆后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他有哪些英明抉择值得年轻创业者学习呢?
据可靠数字统计:娃哈哈产品已达到全国年人均消费10瓶以上的数字,以中国13亿人口计算,这是多么可观的一个数字啊,同时验证了一个民族企业成功之处。当然成功背后必然会有艰辛的努力,其贡献最大的莫过于宗总,从其言谈中可以洞悉一些取胜法宝。把这些理念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语录一:面对瞬息骤变的商业大潮,对自己销售员工的要求,宗庆后语出惊人:“竞争是要让他们上进,每年年底,销售增长低于20%的都要竞争上岗。”看起来这种举措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仔细揣摩后发现,话语中阐述的是市场经济竞争状态下的现实。无论生物界还是动物界,弱肉强食是普遍规律。消极懈怠思想导致最终结果必然被人吞食。在销售行业中,当员工被吞食后,下一个受害者肯定是企业,如期没有这种要求,娃哈哈不会有今天业绩,宗总的这种销售理念是成功者应该学习的榜样。
语录二:对于企业领导力的理解,宗总是如此诠释的:“没有强势领导,就没有执行力”。有人会把这种观念理解为专权主义,但我不这么认为。作为一名领导,可以集思广益,但决策之时不能优柔寡断,这也是娃哈哈没有“大企业病”的关键所在。试想一下,当初达到用其独裁方式对合资企业指手划脚,如果不是宗总的英明裁决,强势领导,或许一个民族企业已经被达能所残害。而伤及娃哈哈的背后,是给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巨大损害。想获得成功,对于一个领导者而言,宗总告诫必须时刻牢记于心。
语录三:对于与合资企业合作方面宗总也有独到见解。他在给达能回函时如是的说:“与不懂中国市场与文化的贵方董事合作是相当艰难的”。宗总的这一言论深刻提示了目前一些合资单位的共性:国外合资方根本不懂中国市场与文化,并且他们仍然按着自己国内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这种方式对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中国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有自己独立的文化空间和市场领域,如果背离了中国的人文习惯,那么一个合资企业想在中国站稳脚跟有些异想天开。
当一个国外合资方只把自己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去考虑消费者立场时,娃哈哈与达能的决裂凸显了宗总英明之处,把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才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根本。因此达能在中国的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为谋取暴利不择手段”,这样企业必然会退出中国市场舞台。
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领导者的抉择是关键之一。有了宗庆后的果断英明抉择,娃哈哈才会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而宗总的先进理念和精典语录是年轻一代学习榜样,它启迪着新一代人如何走向成功之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