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党项流星
党项流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986
  • 关注人气:1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井场旁的“拆迁”

(2013-05-05 14:58:07)
标签:

缅甸

拆迁

勘探

施工

旅游

分类: 报刊发表文章
井场旁的“拆迁”

   

    ●王 

    在海外施工,如何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当地居民的关系,这是一门艺术。在缅甸,有一次“拆迁”让人印象深刻。

    那是2010年12月下旬,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承担的缅甸邦尼亚山区D区块PDK-3井VSP野外采集施工就要开始了。根据设计要求,有一处采集炮点设在井场边。采集人员到现场一看,炮点附近有不少临时搭建的住家、小店、牛羊猪圈等设施。一了解,这些住户都是当初井场安顿下来后,陆续从周围乡镇搬迁过来依托井场讨生活的当地农民。

    为了安全生产,炮点的安全警戒区域内的草屋竹棚等都必须清空、搬迁,留足安全距离。怎样才能妥善处理好这件事?大家一时还真拿不定主意。采集组的负责人贺跃宏觉得,需要召集大家一起来好好讨论一下这件事。

    讨论会上,有人认为,为生产安全起见,井场附近本来就不允许有闲杂人靠近,这些“违建”住户有义务配合,应该通知他们定期无条件撤离警戒区就行了,不用多啰唆。

    还有人认为,通知他们搬迁不需要给予赔偿,更不应与这些住户签任何书面或口头协议,因为在法律意义上我们的采集组并不具备在异国的土地上与人签这类协议的资格,即使签了也是无效的。

    显然,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警戒区内的居民搬迁安置工作,将影响中国石化在缅甸人民心中的形象。

    讨论会结束后,在当地翻译的帮助下,采集组人员挨家挨户做工作,通知住户在正式施工前,该拆的拆,该搬的搬,连同猪、狗、鸡、羊等牲畜都要暂时撤往他处暂居,待施工结束后方可返回原处。

    有个小店的店主不乐意,因为小店的位置刚刚进入警戒线内一点,他觉得距离够远,不会有危险。他还说自己店里的东西多,搬动起来损失太大。通过翻译的协调、沟通,最后,项目部决定临时征用他的小店作为炮点指挥部,同时给他一定的资金补偿。这样,小店店主很乐意就同意了。

    施工开始了。当时正值缅甸凉季,昼夜温差特别大,坚守在炮点上的采集人员,白天穿着单衣仍热得冒汗,到了夜里即使穿上毛衣、毛裤,还是被山风吹得直发抖。深夜,在警戒线外的店主给大家送来了热水和充饥的小食品,让大家深受感动。施工结束后,物探院的采集人员不但清理好现场环境,而且还雇人帮助店主修缮了破旧的房屋。至此,这场井场旁的“拆迁”工作算是完美结束了。

此文登载在2013年5月3日《中国石化报》(环球周刊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