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公共安全知识之一)
所谓索降,就是一项利用一根足够长的绳索,如何在火灾等危难发生时,冷静安全的从高楼上降落到地面逃生的技能。
去年单位给我们每个职工发了一根几十米长的逃生绳,绳的一头系着一个金属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东西一直放在办公室里,谁都没有尝试过。关键的时候它真能够帮助我们逃生吗?
有人说,光发绳,不训练,真正火灾发生时,十个里面有八个依赖绳索反而被摔死。。。
幸而前不久,我们刚刚参加了一个境外公共安全培训班,其中有一个技能训练就是“索降”!
它有什么技巧呢?
看我从天而降。。。。
这段视频的拍摄和编辑配音都是我的同事陆队帮忙的,在此再次谢谢啦!
索降的体会和要领总结:
1、人的重心(或称平衡点)应该落在小腹部。所以不管用什么东西拴住身体,最佳的“拎点”(“拎”起自己的最佳点)应该在腹部最舒服最合适(拎点上最好有一个金属环,操作方便,如果没有也能对付);
2、长绳的一头栓住固定物,另一头甩下楼去。揪住手头的一段,折起,穿过一个8字型金属环的上孔后反别在8字型金属环的“腰”上;
3、8字环的下孔勾连上人的腹部的位置;
4、左手戴上手套,握绳,置于左后侧,屁股边上,用来做下降用的“刹车”器:
握紧---刹车
松手---速降
非常灵敏方便;
5、右手轻扶胸前的绳索(很多人不放心左手的操控,总是死死用右手握紧绳索,结果便影响了索降的速度和动作的发挥。教官告诉我们,右手是完全可以松开的,我们的右手可以腾出来做很多的事情:握长短枪、抱孩子、拿东西等等);
6、当准备从五楼降到四楼时,屈膝、蹬腿、同时松左手。。。,降到位后,赶紧握紧左手停住。
为什么从五楼降到四楼,不如四楼降到三楼、三楼降到二楼流畅熟练?除了开始不太熟悉这个最主要原因外,还有一个小原因就是钟摆的原理:开始的绳短,荡得不够远,所以动作完成的时间不够。后来越到下面,荡得越开,动作完成的时间越充裕。
结束后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尝试松开右手,做一个拿枪的潇洒动作下降。
此次培训的最大收获就是索降,否则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