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天山“铁驼” (2008年3月7日)
初春,又接到VSP野外采集任务了,在库车附近。
到了南疆,住进轮台的都护府。
这次施工,需要采用可控震源。开车去现场踏勘一下:

白雪皑皑。
可控震源车队还远在库尔勒呢,联系一下:

可控震源车,虽然也是“车”,但这种大型地震勘探设备的主要部件是体大身沉的“震源”部分,移动时动作迟缓,不适合长途运移,需要驮载在大型平板车上运输。
它光一个车轮就将近一人高,半米宽,再往大平板车上一架,两车重量合起来达40吨以上,因此对路况要求较高:

从库尔勒到库车,走南疆国道。但最后到井场还有一段是雪地山路,路况不知行不行。
南疆的国道上,一大早,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的老张带领着一支装载着可控震源车的大型平板车车队从库尔勒浩浩荡荡向西出发了。
到井场的路程有200多公里。车队到达库车境内后不久,便离开国道进入戈壁。
戈壁中,去井场的道儿有三条,其中两条经过村庄附近,路况相对较好,车队选了其中一条离井场最近的路。
行至半道,大家突然见到路中停着一辆推土车,几个当地村民走上来,说着大家听不懂的维吾尔语,比划着不让通过,好像是说车辆会压坏道路。
不对呀,国道上都能开,这儿为什么就不能呢?
沟通不了,没办法,赶快回头绕道吧。
为了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老张决定,另一条村庄的道儿就不再去尝试了。因为一旦再遇麻烦,原定下午五点赶到井场的时间就不足了,千万不能耽误工期。
掉头,直接走第三条冰雪覆盖的便道。
当车队费尽周折,蛟龙翻身般走上这条便道不久,突然大家被眼前的情形惊住了:

这怎么走?
上午九点左右还被冰雪覆盖,井场车辆还能通行的道路上,由于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前后将近有一公里范围内的路基多处被从天山上下来的雪水冲毁,其中有三处竟被冲出了一米多宽的沟槽。
第一辆平板车被陷住了:

怎么办?
先将震源车从平板车上卸下,然后用震源车栓上钢缆“救”出平板车。
接着,大家涉水探路,取石填沟。
不行,还是过不去:

这时,从井场方面传来消息说,井下遇阻,至少还需要十几个小时的通井,原定工期暂时向后延迟,这才稍稍减缓了现场紧张的空气,否则耽误工期损失就大了:

回头去试试另一个村庄的道儿吧。
安排人员开小车前去探路。
不久,探路者报告:这条道上刚刚被人用推土机将道路横向阻断。
人家也“不欢迎”。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
老张安排好值班人员后,其余人回轮台住下:

次日上午,老张带领大家用铁锹、铁镐等简陋的工具和双手挖土搬石填沟,填平道道沟槽。
五台震源车下车一辆辆“爬”过去,将平板车留在了身后。
最后,这一队逶迤行进的天山“铁驼”,终于赶在开工前到达了井场:


施工结束。
有空去看看井场附近地貌:


站在北方的天空下:


人啊,还是要择高处立:

因为雨水少,新疆经常见到这样的黄土:

测量队在做测量:

来回接送车辆:

测量中:


高处所见附近地貌:

井场边的泥浆池:

太阳下山前:


我们的仪器车:



井场有一条大狗,工人每天带着它去附近的山上溜达:


(部分照片由同事提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