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解读“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008-10-17 21:17:39)
标签:

道德

杂谈

人之初

分类: 杂文

如何解读“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自《佛说十善业道经》第二十四集:“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从字面上来看是:一个人如果不为自己,就会为天地所不容。但如果仅作此解释,就显得狭隘了。

    合适的解释是:“诛”是杀死、责罚的意思,在这里作“没有”或“无”讲;“灭”是“完、尽、空”的意思。人若不为自己谋利益,则天也没了,地也空了。

    即,如果人以及万物都不“为己”,都不努力的“成就”自己,也就没有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了,那么自然界将回到盘古前的混沌世界了(佛语则更有一层境界:人若不为自己,一心利益众生,那么天和地就管不了你了,你就“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超凡入圣了”)。

    在这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只是描绘和说明了一种自然的客观状况和规律,此时还丝毫没有承载上任何有关道德的负荷。所以说,这句话本身应该是中性的。

    但如果将这句话里的“人”,分别用“人类、国家、民族、集体、家庭以及个人”等这些不同层次的概念来替代,我们可以得出一系列相类似的结论。而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当这些处于不同或相同层面的概念在现代生活中发生冲突时,才需要根据各人的道德信念、人生的历程经验以及所处的环境氛围去判断取舍,进而在道德的天平上投上属于自己的砝码。

    人之初,性本“恶”,“性”本短视。只是在后天的文化教育以及现实经历的思考下,人才能掩藏和克服自己的“恶”,变得相对“善”,变得有相对有远见。从而能够理智地处理好人类、国家、民族、集体、家庭以及个人的关系。

    谨慎地,有保留地,随时可能收回地赞成《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老邪的一句话:在我黄老邪眼里,“人无好坏之分”,----但还要接上一句:“……只有视野宽窄远近之差”。这个“视野”是纵向的历史视野,横向的全球视野,以及由纵横交织而成的复杂纵深的人类心灵视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