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泰国电影《生日快乐》手机博客杂谈 |
分类: 其它 |
一切 ,只因为爱——泰国电影《生日快乐》
这部08年上映的影片,为在暴力、恐怖电影充斥的泰国电影市场,带来一股温暖浓厚的文艺气息。
剧情本身泛滥着忧伤的小资情调。因为一本旅游书的留言,摄影师的男主角典喜欢上了当导游的美丽女子小蒲。两人出游、拍照……度过了一段愉快浪漫的时光。典在生日的那天答应要照顾小蒲一生一世,话音刚落,小蒲便不幸发生的车祸沦为植物人。在其父母要放弃的情况下,悲痛不已的典倾其所有,为小蒲治疗。众人的不解、嘲笑、劝说他放弃,典不为所动,日复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直到女孩醒过来……
一、一切只因为爱
对爱的执着,是导演赋予影片以感动人的一笔浓墨重彩。“并不是什么都会改变的,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影片在开场就隐晦的指出影片所要追求的。故事从一本旅游手册开始,男主角典与女主角蒲因在上面留言而结识,并喜欢上了对方。
在蒲变成植物人之后,典对女孩做的,只是每天每天每晚每晚一次又一次开合那张生日贺卡,一遍一遍不完整地播放那首“生日快乐”,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等待,等待无法,静静凝望、呼唤。情绪失控,声嘶力竭,也只因为一句“我爱你,我要照顾你一生一世”的承诺。
感悟之后,他开始带她出去晒太阳,给她做运动、剪指甲,替她做按摩,带她去看电、买菜、出游。在法庭上,祈求蒲的父母希望他们将蒲交给自己照顾的那个桥段,典拿着昔日与蒲拍摄的照片,声泪俱下,哭喊着“她是我的妻子,我爱她,我爱她”的时候,相信很多人无不为之动容。影片中男主角对爱情的执着,像是给现代的漂流不定的爱情打下强心镇定剂。我一直对一句话印象深刻:“当现代人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对方的时候,只能通过星座了。”这句话道出当下人的情感沟通状态。现代人浮躁、不定,连静心的沟通都不可能,何谈为了一个承诺、不求回报、不为索取的无私付出?如何体会和感悟:爱对方,就是更爱自己?如何能领悟出爱情的纯洁与真谛?
顺便提一下男演员Ananda Everingham(阿南达),他是澳大利亚和老挝的混血,深邃的眼神让无数观众为之迷醉。初期摄影师的潇洒不羁,陷入爱情漩涡时的甜蜜,不敢面对现实时的失望颓靡,寻得希望后的积极,痛失女友时的无助绝望。男主角对人物性格的拿捏是比较到位的,因此,男主角也多次获得了泰国境内各大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大奖。正是演员对男主角至情至深的演绎,才使得无数的观众的银幕前,情绪心甘情愿被男主角左右,落下那动情的泪。只因为,我们的心中,依旧愿意相信,并且向往那充满感动的真挚爱情。
二、唯美浪漫爱情片:摄影是一大亮点
剧情本身是俗套的,清新唯美的画面,能补足叙事的孱弱。很明显,导演和摄影师都精通此道。影片将男主角设计成摄影师,将女主角设计成导游,通过他们的视角,带领观众去游历、了解、欣赏他们眼里所呈现的泰国。因而,影片中的选景和摄影角度,都是精心设计过的。特别是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关于男女主角的相识相知,相处相惜,于浓墨重彩中,导演赋予这段浪漫美好时光以明快、阳光、浪漫的气息。使得影片后半部分男主角典对蒲的执着深情,更为真切感人。画面色彩浓烈鲜艳,画面定格处,尽是诗意浓浓。在轻松俏皮的音乐中,男女主角的打情骂俏,让人感觉一种窝心的幸福。高光的绚烂画面在蒲出车祸的那一刻,转为冷灰色。而这种温暖的色彩,在典明白到爱情的真谛,晓得应该如何照顾和对待蒲之后,现实场景与旧日约会画面交替的呈现,影像重新变得明朗起来。这些氛围的营造,是浪漫爱情电影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效仿阿莫西瓦的《对她说》
《对她说》是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执导的电影。那是怎样一部忧伤的片子呀。我记得看完后,曾无数次在安静的夜里,倾听那首近乎神明的插曲,听着听着,黯然神伤,默默流泪,毫无缘由。
效仿的痕迹表现在剧情上。首先,女主角都因为车祸而成为植物人;其次,出于爱,男主角都自愿担当女孩子的监护人,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如照顾她饮食起居,定时帮她擦身、换洗衣服,为她做按摩、擦拭润肤乳,带她晒太阳、出游、看电影,陪她说话。典对小蒲悉心照料,坚信她没有死,似乎她从未离开过。只是在尺度上,电影《对她说》的尺度要更大一些,将女主角曼妙的身材一览无遗,一种让人心无杂念的美感。但是《生日快乐》中最大量的曝光也只是女主角裸露的半边背影而已。影片对肉体的展现却是东方式的,隐晦而含蓄。再次,都因为爱的进一步结合而受到阻挠。《对她说》是因为男主角对女主角施行性行为,使其怀孕。这事被医院发现,医院当即表示抗议,让**将男主角带到监狱;《生日快乐》里,是因为男主角帮助女孩换卫生巾,使得女孩子的父母执意要回监护权。二者的行为都是出于毫无心机、不求回报的爱。但是,就剧情逻辑分析,在《生日快乐》中,我觉得小蒲父母的抵抗是有点牵强的。只因为不想让典看到自己女儿的身体,担心自己女儿的贞洁被典玷污而将小蒲强行从典身边带走,这点理由是不够充分的。他们怎么就断定小蒲在典的身边是受折磨,而不是幸福满满的喜悦呢?作为父母,难道他们宁愿取下维系女儿生命的呼吸机,也不愿将其托给深爱着小蒲的典来照料吗?最后,虽然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医学奇迹都发生在两个女孩子身上:影片中成为植物人的女主角最后都苏醒过来。
与阿莫多瓦不同是,阿莫多瓦的影片更具有对社会问题的反思意味。浓烈的画面色彩中,对人生无尽的感伤是显然的。影片中凝聚着冷静而理性的思考,让人感觉:沉静亦是一种力量。相比之下,泰国的《生日快乐》更像是一部纯粹的浪漫爱情电影,为这个爱情快餐文化盛行、物欲横流的年代,注入的一股清晰纯净的气息,犹如贡台上的那支白莲,于晨曦中散发芬芳。
四、结局的败笔
在片尾的衔接有些突然。一个黑屏,淡入的是蒲渐弱的心电图,接着镜头跳跃到男主角的老年时代。镜头一:在摄影展上,是满头银发的典在自己摄影展上,静静的守着那幅小蒲的巨型照片。镜头二:一个与小蒲长得一样的年轻女子,重新出现在他们当年看流星雨的地方,说“那本旅游书没有骗人”。镜头三:当年的小浦亦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典将小蒲的轮椅推到院子中,在一起观看流星雨时,在特效制作的流星雨天空画面的背景下,蒲的手握住典。
个人不喜欢这个说不上是开放式的结局。在时光转换之前的镜头,是蒲躺在病床上,父母依偎在旁边落泪,典在手术室外面,镜头透过门上玻璃窗,映出典痛心绝望挂泪的脸。时光境迁,人老了,物却没变。女主角真的苏醒了吗?还是这只是留给观众的幻想?看她木讷的表情,似乎没有。但是影片最后在观看流星雨时,蒲的手却牵住了典的。如果女主角苏醒了,并由典照顾了她一生,那又是什么原因让女主角苏醒过来的呢?影片也没有交代。要知道,如果没有意识刺激的话,植物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醒来。影片将男女主角老年的样子呈现出来,这在启人回味的效果上就弱了很多。
《小情人》电影就处理得特别好。长大之后,影片的男主角得知儿时的女友结婚,赶赴婚宴看到穿着婚纱的新娘的背影时,每个人都期待看到新娘长大后的样子。有意思的是,新娘一个回眸,影片呈现的是儿时的摸样。这导演实在是太他妈的有才了。
回到阿莫西瓦《对她说》的结局处理。在一部电影的启蒙下,这位男孩与女孩发生的关系。还是植物人的女孩子怀孕了,肚子里的生命唤醒了她的生命意识,但这位深爱着她的男孩却被关进了监狱。当她回到舞蹈室的时候,结局是出人意料的,导演让观众惊讶之余,给予观众的无尽的思考:当人性与法律相碰撞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倾向人情,还是败给法律?对毫无意识和行为能力的植物人,我们对他们的意识,以及有意识的人施加于他们的行为,该如何判断?男主角虽然使女孩子怀孕,在某一程度上违反了伦理,但是最后却使得女孩子的意识得苏醒,这功过是非如何判断?他的功,能够抵过他所谓的“罪”吗?这种社会反思是深刻的。
剥开一切置疑的外壳,直抵影片深处:一切只是因为爱!一切因爱而存在!
这部08年上映的影片,为在暴力、恐怖电影充斥的泰国电影市场,带来一股温暖浓厚的文艺气息。
剧情本身泛滥着忧伤的小资情调。因为一本旅游书的留言,摄影师的男主角典喜欢上了当导游的美丽女子小蒲。两人出游、拍照……度过了一段愉快浪漫的时光。典在生日的那天答应要照顾小蒲一生一世,话音刚落,小蒲便不幸发生的车祸沦为植物人。在其父母要放弃的情况下,悲痛不已的典倾其所有,为小蒲治疗。众人的不解、嘲笑、劝说他放弃,典不为所动,日复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直到女孩醒过来……
一、一切只因为爱
对爱的执着,是导演赋予影片以感动人的一笔浓墨重彩。“并不是什么都会改变的,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影片在开场就隐晦的指出影片所要追求的。故事从一本旅游手册开始,男主角典与女主角蒲因在上面留言而结识,并喜欢上了对方。
在蒲变成植物人之后,典对女孩做的,只是每天每天每晚每晚一次又一次开合那张生日贺卡,一遍一遍不完整地播放那首“生日快乐”,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等待,等待无法,静静凝望、呼唤。情绪失控,声嘶力竭,也只因为一句“我爱你,我要照顾你一生一世”的承诺。
感悟之后,他开始带她出去晒太阳,给她做运动、剪指甲,替她做按摩,带她去看电、买菜、出游。在法庭上,祈求蒲的父母希望他们将蒲交给自己照顾的那个桥段,典拿着昔日与蒲拍摄的照片,声泪俱下,哭喊着“她是我的妻子,我爱她,我爱她”的时候,相信很多人无不为之动容。影片中男主角对爱情的执着,像是给现代的漂流不定的爱情打下强心镇定剂。我一直对一句话印象深刻:“当现代人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对方的时候,只能通过星座了。”这句话道出当下人的情感沟通状态。现代人浮躁、不定,连静心的沟通都不可能,何谈为了一个承诺、不求回报、不为索取的无私付出?如何体会和感悟:爱对方,就是更爱自己?如何能领悟出爱情的纯洁与真谛?
顺便提一下男演员Ananda Everingham(阿南达),他是澳大利亚和老挝的混血,深邃的眼神让无数观众为之迷醉。初期摄影师的潇洒不羁,陷入爱情漩涡时的甜蜜,不敢面对现实时的失望颓靡,寻得希望后的积极,痛失女友时的无助绝望。男主角对人物性格的拿捏是比较到位的,因此,男主角也多次获得了泰国境内各大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大奖。正是演员对男主角至情至深的演绎,才使得无数的观众的银幕前,情绪心甘情愿被男主角左右,落下那动情的泪。只因为,我们的心中,依旧愿意相信,并且向往那充满感动的真挚爱情。
二、唯美浪漫爱情片:摄影是一大亮点
剧情本身是俗套的,清新唯美的画面,能补足叙事的孱弱。很明显,导演和摄影师都精通此道。影片将男主角设计成摄影师,将女主角设计成导游,通过他们的视角,带领观众去游历、了解、欣赏他们眼里所呈现的泰国。因而,影片中的选景和摄影角度,都是精心设计过的。特别是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关于男女主角的相识相知,相处相惜,于浓墨重彩中,导演赋予这段浪漫美好时光以明快、阳光、浪漫的气息。使得影片后半部分男主角典对蒲的执着深情,更为真切感人。画面色彩浓烈鲜艳,画面定格处,尽是诗意浓浓。在轻松俏皮的音乐中,男女主角的打情骂俏,让人感觉一种窝心的幸福。高光的绚烂画面在蒲出车祸的那一刻,转为冷灰色。而这种温暖的色彩,在典明白到爱情的真谛,晓得应该如何照顾和对待蒲之后,现实场景与旧日约会画面交替的呈现,影像重新变得明朗起来。这些氛围的营造,是浪漫爱情电影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效仿阿莫西瓦的《对她说》
《对她说》是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执导的电影。那是怎样一部忧伤的片子呀。我记得看完后,曾无数次在安静的夜里,倾听那首近乎神明的插曲,听着听着,黯然神伤,默默流泪,毫无缘由。
效仿的痕迹表现在剧情上。首先,女主角都因为车祸而成为植物人;其次,出于爱,男主角都自愿担当女孩子的监护人,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如照顾她饮食起居,定时帮她擦身、换洗衣服,为她做按摩、擦拭润肤乳,带她晒太阳、出游、看电影,陪她说话。典对小蒲悉心照料,坚信她没有死,似乎她从未离开过。只是在尺度上,电影《对她说》的尺度要更大一些,将女主角曼妙的身材一览无遗,一种让人心无杂念的美感。但是《生日快乐》中最大量的曝光也只是女主角裸露的半边背影而已。影片对肉体的展现却是东方式的,隐晦而含蓄。再次,都因为爱的进一步结合而受到阻挠。《对她说》是因为男主角对女主角施行性行为,使其怀孕。这事被医院发现,医院当即表示抗议,让**将男主角带到监狱;《生日快乐》里,是因为男主角帮助女孩换卫生巾,使得女孩子的父母执意要回监护权。二者的行为都是出于毫无心机、不求回报的爱。但是,就剧情逻辑分析,在《生日快乐》中,我觉得小蒲父母的抵抗是有点牵强的。只因为不想让典看到自己女儿的身体,担心自己女儿的贞洁被典玷污而将小蒲强行从典身边带走,这点理由是不够充分的。他们怎么就断定小蒲在典的身边是受折磨,而不是幸福满满的喜悦呢?作为父母,难道他们宁愿取下维系女儿生命的呼吸机,也不愿将其托给深爱着小蒲的典来照料吗?最后,虽然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医学奇迹都发生在两个女孩子身上:影片中成为植物人的女主角最后都苏醒过来。
与阿莫多瓦不同是,阿莫多瓦的影片更具有对社会问题的反思意味。浓烈的画面色彩中,对人生无尽的感伤是显然的。影片中凝聚着冷静而理性的思考,让人感觉:沉静亦是一种力量。相比之下,泰国的《生日快乐》更像是一部纯粹的浪漫爱情电影,为这个爱情快餐文化盛行、物欲横流的年代,注入的一股清晰纯净的气息,犹如贡台上的那支白莲,于晨曦中散发芬芳。
四、结局的败笔
在片尾的衔接有些突然。一个黑屏,淡入的是蒲渐弱的心电图,接着镜头跳跃到男主角的老年时代。镜头一:在摄影展上,是满头银发的典在自己摄影展上,静静的守着那幅小蒲的巨型照片。镜头二:一个与小蒲长得一样的年轻女子,重新出现在他们当年看流星雨的地方,说“那本旅游书没有骗人”。镜头三:当年的小浦亦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典将小蒲的轮椅推到院子中,在一起观看流星雨时,在特效制作的流星雨天空画面的背景下,蒲的手握住典。
个人不喜欢这个说不上是开放式的结局。在时光转换之前的镜头,是蒲躺在病床上,父母依偎在旁边落泪,典在手术室外面,镜头透过门上玻璃窗,映出典痛心绝望挂泪的脸。时光境迁,人老了,物却没变。女主角真的苏醒了吗?还是这只是留给观众的幻想?看她木讷的表情,似乎没有。但是影片最后在观看流星雨时,蒲的手却牵住了典的。如果女主角苏醒了,并由典照顾了她一生,那又是什么原因让女主角苏醒过来的呢?影片也没有交代。要知道,如果没有意识刺激的话,植物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醒来。影片将男女主角老年的样子呈现出来,这在启人回味的效果上就弱了很多。
《小情人》电影就处理得特别好。长大之后,影片的男主角得知儿时的女友结婚,赶赴婚宴看到穿着婚纱的新娘的背影时,每个人都期待看到新娘长大后的样子。有意思的是,新娘一个回眸,影片呈现的是儿时的摸样。这导演实在是太他妈的有才了。
回到阿莫西瓦《对她说》的结局处理。在一部电影的启蒙下,这位男孩与女孩发生的关系。还是植物人的女孩子怀孕了,肚子里的生命唤醒了她的生命意识,但这位深爱着她的男孩却被关进了监狱。当她回到舞蹈室的时候,结局是出人意料的,导演让观众惊讶之余,给予观众的无尽的思考:当人性与法律相碰撞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倾向人情,还是败给法律?对毫无意识和行为能力的植物人,我们对他们的意识,以及有意识的人施加于他们的行为,该如何判断?男主角虽然使女孩子怀孕,在某一程度上违反了伦理,但是最后却使得女孩子的意识得苏醒,这功过是非如何判断?他的功,能够抵过他所谓的“罪”吗?这种社会反思是深刻的。
剥开一切置疑的外壳,直抵影片深处:一切只是因为爱!一切因爱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