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玉答应袭人的三件事

(2006-11-28 18:00:49)

宝玉答应袭人的三件事

 

  袭人借赎身之论,规劝贾宝玉讲了三件事,贾宝玉是件件应允,做到做不到是两回事。

  第一件,不要总说一些丧气的话,很少说吉利的话。动不动就化成风啊,化成烟呀。从来没有听说他要怎样怎样,做一番事业什么的。他没有什么远大了理想,也没有为家族、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抱负,他就是这样,该怎样就怎样,随着自己的兴致,做诗联对,谈情说爱,总是想在什么时候化成灰,化成烟,一吹而散。

  第二件事,可以看出袭人对贾宝玉是十分的了解,如果直说,你好好读书吧,将来考取功名,光宗耀族,那么,宝玉很可能会给袭人一个脸色。袭人是知道宝玉的这个脾气的,但又想提醒宝玉,于是说,不论你喜欢不喜欢读书,你在老爷面前,总该装装样子吧,不要总是若老爷生气。宝玉是欣然接受,提起父亲,总是会感到有些害怕,那又何苦让父亲生气呢?做到做不到是两回事,当时听着是很有道理。也可以看出袭人对贾政的了解。这位老爷和很多人一样,是真希望自己的家族中能有上进之人,来维护贾府的荣耀和尊严。把希望寄托在宝玉的身上,难免会让贾政失望。

  第三件事是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

  宝玉是不知道他的传奇,不知道他前生今世,不知道正因为是僧人和道人的神气力量,才让他来到这个富贵人家,他居然对恩人不敬,可能会是冥冥之中知道是僧人和道人带他来到这个世界,随享受了世间繁华,可是终究是一场悲剧,他的命运是早已注定的了,僧人和道人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虽然他们会在危机时刻挽救自己,可是终究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潜意识里,宝玉想摆脱这种命运,于是会对僧道诋毁诽谤。

至于调脂弄粉,这可说不得宝玉,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其实就是来了却一段感情,因此来到这温柔之乡。想教宝玉改掉此点,怕是要等到曲终人散的时候了。

  三件事,贾宝玉是爽快地答应了,也会很快的忘掉,该怎样还怎样。如果能改掉,尤其是在宝玉年轻时改掉,那他就不是宝玉了,应该是为仕途而读书的举人了。可惜,白白浪费了袭人的一片苦心。(19回)

 

 

宝玉的心理

 

  从宝玉的种种表现,我们对他的行为应该给予理解,虽说古人成家立业的早,成熟的早一些,但从宝玉的年龄上来看,相比现在的孩子,他十三四岁,正是上初中的年龄,也正处于一个人的逆反心理最严重的时期。

  宝玉不想读正经书,只是读自己喜欢的书,就像某些中学生一样,不喜欢书本,但喜欢读各种小说,课外书。宝玉不想走入仕途,这样想,他也不是理智地想,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想,而只是就是讨厌,讨厌就是讨厌,而没有什么什么,这样那样的理由,根本没有理由,就是不喜欢。即使是现在,这个年龄段的有些孩子,不去考虑前途,不是不去考虑,而是就考虑不清楚,弄不明白,只会感情用事,理智究竟是什么还不是太清楚,谈不到用理智去处理问题了,没有什么理想,没有什么前途,只想着去浪迹天涯,四处流浪。认不清自己,却又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究竟怎样了不起,却不清楚。

  都是从那个年龄走过来的人,那时的心理对于一个人本人来说,很有他自己的一套道理,在别人看来,却是行为异常,而且他本人是毫不知觉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了,有的逆反心理轻一点,有的逆反心理重一点,有的很快就度过去了,有的却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段日子真是一段特殊的日子,是人生中要经历的一部分,想避免也避免不了。

  如果从这个原因分析贾宝玉,那么他的行为就是不正常的正常了。曹雪芹给宝玉设计的年龄是十三四岁,那么,他的行为也符合他的这个年龄段。如果是一个二十三四的人,三十三四的人,他还会有这种想法了吗?这种想法符合他的这个年龄吗?

  曹雪芹不知是怎样处理长大后的贾宝玉,是否会成熟,我们不知道。可是,高鹗对另一个宝玉——甄宝玉的设想却是有道理的。

  到了一定的年龄,如果一个人还像年少时浑浑噩噩,那就不太符合人的发展了。因此,长大后的甄宝玉,在大病了一场后,开始走向了成熟,不再在女子中厮混了,专心读书了,能够帮父亲料理家务,而且参加科举而榜上有名,慢慢走如了正路。(21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宝玉的歪才
后一篇:宝玉的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