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次拜谒宋教仁故居

(2022-05-25 08:56:41)
标签:

慧子原创

散文

三次拜谒宋教仁故居
                                                                参观宋教仁故居市县会员合影

2022524日,参加桃源县老干网宣协会组织的“缅怀革命先驱,见证民族融合发展成果”活动,这是我第三次拜谒宋教仁故居。大巴行驶在乡村水泥公路,窗外青绿葱浓,田园生机勃勃,眼前浮现出前二次拜谒宋教仁故居走过的红泥巴路和碎石路。

      2007525日,第一次拜谒宋教仁故居。乘下村工作之机,前往位于原漳江镇渔父村香冲组的宋教仁故居,那天下着雨,我们一行四人打着伞穿着雨靴一步一个脚印走在前往故居的红泥巴路上,首次拜谒宋教仁故居写下《拜谒宋教仁故址》(文章附后)。

2018219日,第二次拜谒宋教仁故居。那天陪同在长沙工作的桃一中高中同学刘董、西子夫妇前往宋教仁故居,去往故居的路拓宽为碎石路。抵达故居地,我们沿着故居后面新辟大道从东边来到故居前坪,修缮一新的宋教仁故居在初春的山风中显得肃穆和缓,故居恢复了木板房四合院样貌。进入大门从左至右一间一间看过去,近代中国一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缄在岁月的烟云里。后山翠竹青松,莫不是渔父(宋教仁,号渔父,18824月至19133月)挺拔生长的骨骼。站在四合院天井,摘一片春光添作此行书签。拍摄,打量,红泥巴红岩石留下了渔父成长的脚印,顺着门前溪水渔父乘舟踏浪沅江长江东渡日本......作为长沙桃源商会会长的刘董,正想能为宋教仁故居重建做点什么?这天,刘董说:拜谒渔父故居,沧海桑田时代变迁,勿忘对近代中国改变做出巨大贡献的渔父先生。他的历史功绩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肯定,他是我们桃源人民的骄傲,是桃源的名片。

桃源县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在为宋教仁故居重建布展努力,桃源宋教仁研究会、桃源县宋教仁陈列馆积极行动。2021220日,桃源县委、政府相关领导在通往浔阳街道教仁村宋教仁故居的道路现场听取故居二期建设情况汇报,就陈列布展,道路建设调研,确保“七﹒一”前向社会免费开放,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2021322日,纪念宋教仁为国捐躯108周年暨宋教仁四大历史贡献报告会在湖南桃源县教仁学校举行。在“教仁讲堂”常德市名人研究会副会长钟发喜向与会者讲述了宋教仁“捍卫间岛主权,运筹辛亥革命,倡行内阁制度,奠定法治基础”四大历史贡献。

2022524日,第三次拜谒宋教仁故居,常德市老干网协和桃源县老干网协近三十名会员来到故居,重建后的陈列馆质朴而庄重,我们流连在一间间陈列室,从“立志革命的反清斗士,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民国缔造者之一,政党政治体制倡行者,上海遇刺举世震惊”等五个单元板块打探了解宋教仁革命历史,从中感受宋教仁为了“手挽倭头入汉关”宏大志向不惜血祭共和的伟大爱国主义壮举。

宋教仁故居前坪左侧立起一樽宋教仁半身雕像,渔父昂首仰望东方,坚定刚毅的目光炯炯有神。我们刚出陈列室,迎面走来一群年轻的参观者。

三次拜谒宋教仁故居,三次路况,折射出世人对渔父的缅怀与敬仰之情,渔父留下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附: 2007525日《拜谒宋教仁故址》 

       来到桃源县漳江镇渔父村,有机会第一次拜谒宋教仁先生故址,算是工作之旅的馈赠。

   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四人穿行在寂静的山岭向山的深处走去,越过一道山坡,顺山而下,横过一间农舍,向导用手势告诉我们:到了!

  错落的几栋平房分散在故址的土地上,能够找到当年故居影子的只有那池塘边爬满台藓的红岩石,还有山脚边几等裸露的红岩石级。

  故居不存,遗址还在,仔细打量名人故址,果然依山傍水,门前一帘池塘,右边一条汨汨奔流的小溪流入沅江,故址印证了来时想像中的画面,有山有活水有开阔的视野。

  站在红岩石级上,遥想百年前的场景,宋教仁先生一身蓑衣从香冲出发,顺沅江到长江东渡日本,成就一代政治家的理想抱负,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短暂的一生(1882年至1913年)是用鲜血染成的,宋教仁先生的形象永远定格在革命的青春年华。桃源一中新校园内有一尊宋教仁先生的塑像,先生伫立着默默的凝望着后人,他多么的期望民主政治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

  故址依稀的诉说着百年苍桑的历史,穿越岁月的风尘,我仿佛看到宋教仁先生的身影,那是一位“以政治为志业”“以政治为吾人第一生命”的政治家, 他用鲜血实践了人生的理想。

  临走,面朝遗址我低下头深深鞠躬,聊表对宋教仁先生深深的敬意。直觉相信,不远的将来,宋教仁先生的故址将被更多的人们所敬仰。     

三次拜谒宋教仁故居

                                                                             雕 

 三次拜谒宋教仁故居

                                                                        故居门前参观者


三次拜谒宋教仁故居

                                                                      故居四合院天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的末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