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2010-12-23 13:25:38)
标签:

育儿

分类: 孩子

 

为人父母者谁都希望自己有个听话的孩子,可是怎么说孩子才肯听,确实是让所有父母纠结的问题。

 

最近看了一本育儿书,感觉收获很大,并且将书里学到的秘笈用到育儿实践中,效果很明显,所以总结出来与为此而纠结的父母们分享。

 

一、了解并恰当地把孩子的感受表达出来

 

有一次,带嘉嘉去参加单位的聚餐。菜还未上桌,嘉嘉和同事的女儿撒着欢地玩,可能是兴奋过了头,一不小心摔了个“狗啃泥”,膝盖都擦破了皮。顿时哭得眼泪鼻涕一大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她身上,领导、同事一个个轮番地过来哄她,有的帮她揉漆盖,有的装着使劲地踩地板替她出气,有的端来她最爱吃的鸡蛋饼……,可是她却并不领情,越发地哭得来劲,似乎让我在领导和同事面前颜面尽失。

 

看她哭得有气无力了,我才想起有本育儿书上的方法,走过去搂着她,一边替她抹眼泪,一边问:“是不是摔得很疼啊?”她睁开哭肿的眼睛抽泣着说:“嗯,很疼,不是一般地疼!”我替她看了看膝盖说:“还好,只是破了一点皮,回家贴个创可贴就没事了。”她又问:“是不是贴了创可贴就不疼了啊?”我说:“那当然!”渐渐地哭声没有了,过了一会儿,她又玩去了。

 

有时候,孩子就是这么奇怪,你越哄她越伤心,因为帮她揉漆盖、帮她出气、给她爱吃的东西,都只是单纯地哄她,而忽视了她疼痛的感受,把她不好的感受撇到了一边,不论我们说得多么亲切,她似乎越伤心。当我们了解她疼痛的感受,并把她的感受恰当地表达出来,她听到我们描述她内心感受的话语时,会深感安慰。我们大都会担心一旦把这种摔后疼痛的情绪点明了,情况会更糟糕,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

 

二、说出你的感受

 

孩子可能会经常把跟她最亲近的人视为“敌人”,因为最亲近的人总是要她做不想做的事:“吃饭前要洗手”、“起床后要刷牙”、“做业做完了吗”、“早点睡觉”,又总是不让她做想做的事:“不许在沙发上跳”、“不能看电视”、“不许赖床” ……。结果孩子就变成我愿做什么就做什么,于是大人与孩子的战斗就打响了,经常会因为一件很细小的事搞得家里跟世界大战似的。

 

说起来,很多父母都感同身受吧。

 

其实我们要学会跟孩子沟通,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告诉她,告诉她这样做我们的感受,孩子也是有爱心的,当她知道她的所作所为给我们带来了不好的感受时,她自然就会更正了。

 

比如她把湿毛巾扔到床上,把床单湿了一大片。一般情况下大人都会指责她说:“你是怎么搞的,把床单都弄湿了。”或者说“不许把湿毛巾放床上”,面对指责,孩子总是不服气或无所适从。如果说:“今天晚上我可不想睡湿床!”并且引导她说湿毛巾应该挂到浴室里,这样总是比直接指责她的效果好很多倍。

 

三、使用小纸条

 

有时候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写一张小纸条的功效,特别是对刚处于识字期的嘉嘉来说,更是效果卓著。

 

嘉嘉对刷牙总是敷衍了事,不是睡前不刷牙,就是起床后不刷牙,我跟她道理讲了一千,规矩道了一万,对刷牙她还是三天打鱼二天晒网。最后我才想起使用小纸条的绝招来,我在她的牙具上贴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小主人:你每天不坚持刷牙,我会生病的。牙刷留言”我领她看小纸条,她一字一字地读着,越读越有兴趣,读完后还张罗着给牙刷回了一张纸条:“牙刷:我保证每天都刷牙,嘉嘉留言”,还将不会写的“刷、证、留”字都画了一个谁也看不懂的图案代替。后来,坚持刷牙基本上形成了习惯。

 

大部份孩子都喜欢收到有字的纸条,就象我们小时候喜欢收到好朋友的来信一样。把我们要对孩子说的话写在纸条上,在这种来来往往的字条游戏中,孩子自然也就容易接受了。

 

怎么说孩子才肯听?其实就是一种大人与孩子互相尊重的沟通方式,如果建立了这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怎么说孩子都会听了。

    

      《孩子》2010年12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