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林》杂志的访谈:关于散文《养一畦露水》

(2019-12-24 15:16:17)
标签:

文化

情感

分类: 关于冬林的访谈与评论

《意林》杂志的访谈:关于散文《养一畦露水》

 

《意林》: 您的文章风格情感细腻,文字唯美,可以说有很大的倾向性。请问您平时喜欢读什么书,哪个作家对您有比较大的影响?

许冬林:平时,散文类和诗词类的书籍读得偏多一点,特别是古诗词。曾经在少女时候,我的枕边只放一本宋词,每天晚上临睡之前读几页,在书中与古人相遇,与古人情感共振,这实在是一段美妙的经历。即使是现在,在心情最郁闷的时候,我依然会打开宋词,关上门,一个人在屋子里放声诵读,直读到心上平静澄澈,有凉风生起。李煜、李清照、张爱玲对我的影响可能比较大。

《意林》:经常在报纸杂志看到您发表的文章。作为一名作家、老师,可以说,您平日里应该非常忙,请问您写作素材来自哪里?

许冬林:写作的素材主要来自平时的观察、思考、阅读和积累。一个写作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对生活、对身处的世界熟视无睹的人,他(她)必须像一个浑身长满触角的软体动物,周遭一点点的花开花落、风起风息都能在他们的心田里荡起波纹,甚至刮起飓风,他们能随时随地捕捉到这个世界的温度、声音、色彩……

有了观察,还要思考自己观察到的世界背后一些深层的东西,让自己最后呈现出来的文章有一点纵深感,有一点厚度,而不至于平面和肤浅。阅读很重要,有时阅读也在启发我们如何去观察,去思考。

《意林》:本文中,您想借露水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许冬林:我想借露水来缅怀往事,赞美故乡和童年,赞美人和自然万物和谐共生所形成的那样一个宁静美好澄澈无染的世界。也希望匆忙的现代人能偶尔慢下脚步,走向山川田野,去欣赏一滴露水,去领略那些总是被我们忽视的美。

养一畦露水

许冬林

露水是下在乡村的。只有古老的山野乡村,才养得活精灵一样的露水。

童年时,在露水里泡大,以为露水是入不得诗文的,直到读《诗经》里的《蒹葭》才开了心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老的风情画呈现于眼前:雾色迷濛,芦苇郁郁苍苍,美丽的女子在露水的清凉气息里如远如近……

我的童年里也有睡在苇叶上的露水,但那是另一种风情。生产队里养着一条褐色水牛,农忙时节,孩子们大清早起来割牛草。我和远房堂姐相约着,去村西河边的芦苇荡里割草。卷起裤管下去,脚下的软泥滑腻清凉,芦苇一碰,露水珠子簌簌洒一身。从脖子到后脊,到前胸,露水的凉意在皮肤上蔓延,还似乎带着微甜的味道。苇丛里的青草又长又嫩,几刀便可割一大把,有时还顺便割一把细嫩的水芹,算作中饭菜。出了芦苇荡,几个大青草把子拎在手上,一路滴着露水。我们的头发和衣服,也被露水打得湿透。仿佛洗了个露水浴,脸上,身上,眉毛上眼睛里,皆是露水。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那时候过暑假,晚上不爱在家里睡觉,而是在平房顶上露宿。堂姐堂歌堂弟,唧唧喳喳的一大群,自带凉席,都来我家的平房顶上睡觉。我们简直成了原始部落,月光为帐,星星为灯,感觉自己就那么睡在天地之间,也像草叶子上的一滴露水。到后半夜,露水重重地下来,裹身的毯子又凉又软,翻个身,贴着堂姐的后背,听她说断断续续的梦话,窃窃想笑。星星在耳边,垂垂欲落,虫声蛙声都已歇了,四下阒寂。满世界,只剩下了露水的清凉气息在流散、漫溢。露水里睡着,露水里醒来。清晨下房顶,常看见邻家的瓦楞上结着蛛网,蛛网上也悬挂着露珠,亮晶晶的,在晨风里摇摇欲堕。

暑假一过,初秋早晨上学,穿过弯弯曲曲的田埂,也是一路蹚着露水去学校。到学校,一双小脚泡得好白,又白又凉,嫩藕一般,脚丫里有草屑和碎小的野花。那时候,常提着凉鞋上学,到了学校后,才下到校前的池塘边,洗掉脚上的草屑和野花,将一双被露水洗得格外好看的小脚插进凉鞋里。有时不舍得插:是露水让一个乡下小姑娘拥有了一双不为外人知晓的好看的脚。

成年之后,庸庸碌碌,在家和单位之间来回折返,过着千篇一律的两点一线式生活。有一日,读《枕草子》里写露水的几句,才想起自己似乎好多年没看见露水了。忙时只顾着抬头往前赶路,快!快!闲时只想饱饱地睡会懒觉,起床时,草木上的露水已经遁形。以至以为:露水,是只下在童年的!

当然不是。露水一直在下,下在童年,下在乡村,下在有闲情闲趣的人那里。

《枕草子》里写露水的笔墨多而有情趣,而我最爱玩味的是这一句:“我注意到皇后御前的草长得挺高又茂密,遂建议:‘怎么任它长得这么高呀,不会叫人来芟除吗?’没想到,却听见宰相之君的声音答说:‘故意留着,让它们沾上露,好让皇后娘娘赏览的。’真有意思。”读到这里,我恍然觉得游离多年的一片小魂儿给招回来了。养花种草,不是目的,是为了给一个闲淡的女人去看清晨的露。烽火戏诸侯,裂帛博取美人笑,都不及人家种草来养露水的风雅。

我读着《枕草子》,不觉痴想起来。痴想有一天,能拥有一座带庭院的房子,四围草木葱茏。院子里,种花种菜种草,一畦一畦的。清晨起来,临窗赏览,看一畦一畦的露水,都是我养的。

养一畦露水。在露水里养一个清凉的自己。生命短暂渺小,唯求澄澈晶莹,无尘无染。让美好持续,一如少年时。

 

 

作者简介:

 

许冬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散文集《养一缸荷,养一缸菱》等八部和长篇小说《大江大海》。散文多次入选各类中学语文试卷和中考试题,曾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提名奖等奖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