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最后的玉米》一课有感

(2014-04-23 20:48:16)
标签:

365

最后的玉米

目标制定与达成

教育

分类: 成长足迹

今天有幸在宝山区共富实验学校听朱老师执教二年级课文《最后的玉米》(第二课时),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制定适切目标  关注有效达成”。针对这个主题,就本课的第二和第三个目标谈谈自己的感受。

本课的第三个目标是:“抓住‘心灰意冷’提出问题,并试着在阅读中体会感悟,解决问题。”要制定适切的目标,首先要关注教材的特点,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基础。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读课文提出问题,质疑解疑的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但二年级还属于起步阶段,因此将这个点定位在针对重点词语进行质疑。这样既符合单元要求,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时,朱老师先让学生对“心灰意冷”进行提问,有学生提出:“心灰意冷是什么意思?”,老师马上说:“这是针对词语的意思提问。”有学生提出:“他为什么会心灰意冷?”老师说:“这是针对原因提问。”有学生提出:“玉米心灰意冷的表现是什么?”老师归纳:“这是针对玉米如何表现提问。”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朱老师很好的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为学生以后的质疑提供方向。之后,老师也不急着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而是通过对7~9小节的学习,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品读感悟。如学习玉米样子变化的语句(下面会着重讲),又如“想想你是这个一无是处的玉米,你会怎么想?”让学生与那颗最后的玉米共悲伤,使学生能感同身受。这个大环节的最后出示说话练习:“玉米看到            ,他真的心灰意冷了。玉米想到         ,他更加心灰意冷了。”,再次体会玉米“心灰意冷”的心情,这时学生就能真切的感受到这颗玉米灰心丧气了,那么对这个词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本课的第二个目标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描写玉米样子变化的语句。”学习第八节时,朱老师让学生用波浪线划出玉米样子变化的句子。学生找到句子后出示:“他那深褐色的漂亮胡须,现在已经干透变白;原先长得鲜嫩的、黄灿灿的果实,如今也变得像石头那样坚硬了。”首先用换部首的方法学习生字“褐”,扫清字词障碍。接着师生配合读句子,老师引读的是“他那”、“现在”、“原先”和“如今”,边都边把词变成红色,让学生意识到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玉米的样子在发生变化,帮助学生理清层次。第三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短语和句子,这时候朱老师又分解成了三个小步骤,第1步出示了新鲜玉米的图片,图片下面配上“深褐色的漂亮胡须”和“鲜嫩的、黄灿灿的果实”这两组短语,让学生夸夸这好看的玉米;第2步指导读描写变干后的玉米的短语,要求学生读得慢一点,要注意前后不同的语气和语速;第3步将这段文字连起来,读出变化。第四是出示填空:“他那                ,现在已经               ;原先长得             ,如今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地学习,学生能真正扎实地积累课文中描写玉米样子变化的语句。由此可见,通过分步骤、有层次的设计,能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兰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