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出八种类型的认知误区

(2007-09-02 18:30:02)
标签:

教育杂谈

  走出八种类型的认知误区
   的心理困扰大多是因为在认知上出了问题。这些司空见惯的问题,通常人们不注意,在心理大多都成了自动化的思维。可是他们的确存在着认知上的致命的错误。让我们随着美国心理学家戴埃(Wayne W.Dyer,1940-  )探寻这些误区。从而营造理性的生活方式。 最后走出这些造成心理苦难的误区。

一 寻求别人赞许 

需要得到赞许无异于说:“你对我的看法比我对自己的看法更为重要。”一旦寻求赞许成为一种  需要,做到实事求是几乎就不可能了。如果你感到非要受到夸奖不行,并常常做出这种表示,那  就没有人会与你坦诚相见。同样,你也不能明确地阐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思想与感觉。你会为迎合  他人的观点与爱好而放弃你的自我价值。 

二 自我标签 

你是不是经常用许多固定的词语来描述自己?例如:“我胆子太小”、“我挺害羞”、“我很  懒”、“我没有音乐细胞”、“我总是苯手苯脚”、“我记性不好”等等。使用标签描述自己, 
很容易成为不求进取的借口。自我标签来源于你过去的经历。如果你能尝试进行针对性的崭新活  动,你便可以消除这些标签。任何阻碍发展的自我描述词语都是应该驱除的恶魔。你应该摆脱旧  的自我,通过学习使自己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三 悔恨与忧虑 

这是生活中两种最消极无益的情感。悔恨意味着你在现时生活中,由于过去的行为而产生惰性;  而忧虑则使你在目前,因为将来的某件事(常常是你无法左右的事)而陷入惰性。你或是沉湎于  过去,由于自己的某种言行而感到沮丧或不快,在回忆往事中消磨自己现在的时光;或是利用宝  贵的现时,无休止的考虑将来的事情。其结果都是相同的:你在浪费目前的时光。 

四 惧怕未知 

许多人将未知与危险等同起来。他们认为:改变现状不如苟且偷安,一旦涉足于完全陌生的领  域,便会碰得头破血流。人们往往不做没有成功把握的任何事情。这样,害怕失败意味着:既惧 
怕未知,也惧怕由于没有“尽力做好”,而引起的别人对你的不利看法。由于惧怕未知而引起的  一些行为,如回避新事物、僵化、偏见、盲从计划、需要外界安全感、害怕失败以及尽善尽美心  理等,都属于自我限制的误区范围之内。  思想僵化的人永远不会有所发展。一旦失去了对生活的乐趣,你就很可能在精神上垮掉。相反, 
如果在生活中增添未知因素作为调味剂,你就不会选择精神崩溃。你是真的生活了一万多天,还  是仅仅生活了一天,重复了一万余次?当你在生活中致力于发展自己的能动性时,应该向自己提  出这个意味深长的问题。 

五 受缚于习俗和规则 

一种规矩或习俗如果妨碍精神健康、阻碍积极生活,就是不健康的。徜若你一方面遵守规则,一  方面又认为这种规则是消极而令人讨厌的,那你便放弃了自己选择的自由,让外界因素控制了  你。  其实,即使是合理的法律与规则也并非能适用于各种场合、各种环境。个人成长和世界发展都需  要不通常理的人,而不需要顺应潮流、听天由命的人。推动社会进步的是具有革新精神、敢于打  破常规、改造环境的人。如果你要变消极适应环境为积极改变环境,就必须学会抵制促使你顺应  社会习俗的种种压力,可以说这是真正生活的必要条件。 

六 强求公正 

强求公正是一种注重外界环境的表现,也是一种避而不掌管自己生活的办法。你可以确定自己的  切实目标,着手为实现这一具体目标而采取步骤,不必顾忌不公平现象,也无需考虑其他人的行  为和思想。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总是有所不同。别人的境遇如果比你好,那你无论怎样抱怨都不  会改变自己的境遇。然而,只要你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去同别人比来比去,你就不会因周  围的不平等现象而烦恼。如果你总是根据别人的标准生活,那就永远也不可能开创自己的生活。 

七 拖延时间 

这是一种最常见是误区。虽然从长远的观点看,拖延时间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然而却很少有人  能够说他自己从不拖延时间。 
人之所以拖延时间,有三分之一的原因是自我欺骗,另外三分之二的原因是逃避现时。对于有些  人,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总是明日复明日,因而也就总是碌碌无为。 

八 依赖心理 

在动物王国里,父母的义务只是向后代传授独立生存的必要手段,然后就离开它们。就其本性而  言,人同样有独立的要求。然而有些人却希望依赖自己的孩子来继续生活。在这些人看来,把孩  子抚养成人,不是为了让他们独立,而是要让孩子依附于自己,陪伴自己生活一辈子。  在婚姻方面,支配与顺从的现象存在于大多数婚姻关系之中。而依赖心理则在悄悄的毁坏婚姻。  真正生活的实质在于独立。因此,幸福的婚姻关系是最低程度的融合加上最高程度的自治与独立。  依赖关系好比鸟巢,在这里哺育雏鸟再好不过。不过,鸟儿长大了总要飞走,而飞离鸟巢去独立 
生活才是真正美好的。不仅飞走的小鸟会幸福,看着它飞走的母亲也会感到幸福。 

九 愤怒情绪 

这里所讲的愤怒,是指当某人事与愿违时做出的一种惰性反应。它的形式有勃然大怒、敌意情  绪、乱摔东西甚至怒目而视、沉默不语。愤怒使人陷入惰性,其起因往往是不切实际地期望大千  世界要于自己的意愿相吻合。  愤怒情绪对人的心理没有任何好处。在生活中,不管对什么人动怒,它只能使别人继续自行其  是。尽管惹人生气的人有时会后怕,但他同时也知道他可以随意叫对方动怒,从而在感情上控制对方。 

一个消除了所有误区的人 
一个消除了所有误区的人,从外表上看,他们或许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但内心世界却拥有独特的  品质。他们几乎热爱生活的每一个内容,从不长吁短叹,也不内疚和悔恨。他们不为未来而忧  虑,也从不畏惧未知世界,他们喜欢探索一切,并珍惜生活中的每时每刻。这种人精神非常独 
立,珍视自己的自由,也从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人。他们从不寻求赞许,也不会为适应社  会环境而循规蹈矩,然而他们又总是明智而清醒的。这些人富有幽默感,能不加抱怨的接受自 己,也能清晰地洞察人他们善于理解,从不进行无意义的争斗。这些人热爱大自然,他们精  力充沛,能力过人,又永不满足。他们从不害怕失败,他们诚实、主动、不崇拜任何偶像,胸怀  宽广,从不耍小聪明。最总要的是,他们爱自己,他们以发展为动力,只要有可能,总是提高自己,改进自己。他们是在生活。因此,他们懂得: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动都带有某种幸福。 

    朋友,只要你充分利用现在,努力实现自我发展,你也会成为一个消除了所有误区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