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四周都是丘陵,地势很低。传说那里原来是个大湖,叫做“百脉湖”。
听老人讲,明洪武年间,我的祖先从山西槐树到达这里的时候,还是白鹭、水鸟的天堂。到了清朝就逐渐的干涸了。人烟就多了起来。
70年代初,每到夏天,这里还是河水泛滥。水的印象,充满了我的童年。
故乡的水位非常低,如果挖井的话,三四米就能挖出个井来。古朴的村落里,每天都有大人从井里挑出水,走向自己炊烟袅袅的小院子。
我非常羡慕那些悠然地挑着担子的壮小伙子。当我大约不到12岁的时候,就开始学着给家里挑水。爸爸工作比较忙,因为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觉得自己应该象个顶梁柱的样子。早早的来挑水!可是因为个子太矮,扁担钩子太长,挑不起来。于是就想办法。把连接扁担和钩子之间的铁链,挽起几扣来,就变的短了些。于是就能让水桶离开地面,用两只手扶着扁担,歪歪扭扭地朝家里走。挑水的男丁们看到了,往往笑着说:好小子!能干!看着比我小的男孩子,就要和自己相遇了,往往挺胸抬头,一副勇士般的样子。他们往往用羡慕的眼神看你。白发苍苍的老人,遇到你都会笑眯眯的看着你,那是一种温暖的眼神,如秋日里温暖的太阳!
古井往往都是磨的很光滑的石头砌成。井口都被绳子磨成了一道到的沟壕。诉说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我喜欢夏天的水。我们叫做井巴凉水。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冰棍可吃的,夏天喝井水往往是一种享受。一瓢井水,就咕咚咕咚的下去,解渴了。把什么黄瓜西红柿往凉水往里一放。吃起来又凉脆可口。
我也喜欢冬天的井水。在滴水成冰的腊月,沿着铺着冰雪的大街,向井边走去。再把水从井里打上来,那水冒着的水蒸汽,如春天的阳气弥漫着、蒸腾着、消散在清冷的空气里。快过年的时候扫尘。可以挑井水回家洗东西,她不会象暴露在外边的水一样刺骨。在冬天里的感受井水,你会觉得她那么的温柔。
我家东面的一百米的地方有一口石头井,那是口苦水井。喝完那里的水,孩子的牙会慢慢的变黄发黑。因此,那口井慢慢的很少有人来光顾了。里面的有苔鲜和癞蛤蟆什么的。没有人打水了,慢慢地成了枯井。
在离我们有2里地的东门有一口甜水井。那里每天挑水的人络绎不绝。水越来越多,口感越来越甜。
古井啊,你滋润了古村的子孙五百年!是大量的付出焕发了你的青春!付出你淙淙的甜水,让生命繁衍!付出你大化的精神,让我回味古村的清甜井水和袅袅的炊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