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
白牡丹的画法
一、白描。浅色牡丹花用淡墨勾花,中锋运笔,保持均匀力度。叶子和草本的茎都用重墨勾,宜挺拔。木本茎用中淡墨,勾出苍劲感,并有皴擦,体现其质感。
二、染底色。用白色晕染花瓣,边缘厚逐渐向根部变薄,不压墨线。叶子正面用淡墨晕染,注意前后层次。花青和藤黄调成草绿色罩染叶子反面和草本的茎。淡赭石染木本茎。
三、曙红晕染花瓣根部及暗部。用绿色罩染叶子,石绿色提染反叶叶尖,以及草本茎的一侧。木本上的小芽用胭脂提画并复勾。
四、调整。石青色点蕊,按生长规律,点出聚散变化。花心部分用淡黄色染,曙红勾线。
工笔牡丹(赵粉)画法
第一步:淡墨勾勒花头,中墨勾反叶、枝梗 、萼片。浓墨勾正叶。中墨略侧锋勾勒老干。
第二步:正叶平涂草绿,反叶、嫩叶、芽孢、花茎平涂汁绿。老干平涂淡赭石。花房平涂汁绿。花头平涂淡白色。
第三步:花头用淡曙红统染染,初期不用分染花瓣上的细小结构,将精力主要集中在表现花瓣大的明暗及掩映关系上即可。正面花瓣统染4次左右,反面可减少1次或2次。反叶、萼片以及花茎暗部用淡墨绿色(草绿+少许墨)分染。嫩叶及萼片边缘用淡胭脂整体往根部倒染。正叶用花青统染3次左右。老干暗面用淡墨分染。
第四步:老干用中墨皴擦并分染后罩赭石,中墨复勒,淡墨点苔。正叶用墨青色分染叶脉,并提染染叶子的局部掩映关系。关系,染完后整体罩一层草绿色,如果不足可再次罩一层,但是不可一次过深以免伤了底色。中墨局部复勒模糊的线条。最后用淡墨青色勾勒细叶脉。反叶、萼片、花茎用淡四绿从亮部往暗部分染后淡胭脂水复勒。梗背面平涂三绿后草绿勒,正面花青勒,局部提染胭脂色,随后再用淡胭脂复勒一次。最后用淡胭脂勾勒细叶脉。花头用曙红分染局部结构,最深处可用曙红略加胭脂提染暗处,这样的颜色比纯粹用浓曙红提染会显得沉稳一些。最后根据需要局部的亮面可提染白粉。花蕊用浓粉黄立粉点,淡朱磦中间细勾一条蕊线,白粉勒花丝。托叶及嫩芽用用胭脂从叶尖往根部分染,淡胭脂复勒。
工笔粉红牡丹的画法
第一步:淡墨勾花头,中墨勾花萼、托叶、反叶。浓墨勾正叶及枝梗。用五寸底纹笔蘸大量淡淡的檀香色(藤黄+朱膘+墨+三绿)平涂底色。淡白色平涂花头。白色浓度不可太浓,以免设色时底色“吃色”。浓白色平涂花房中间的花籽的顶部柱状体。矾水平涂花头,固定一下底色,以后渲染时候可免底色上翻。藤黄+花青+朱膘调和成偏黄的芽绿平涂托叶、花房及花萼的反面。芽绿中再加点花青调和成偏绿的芽绿平涂反叶。
第二步:墨青(墨+花青)统染叶子:首先是淡淡的墨青统染,第一遍大约从叶子的根部向尖部分染到三分之二处渲染开去,随后再次统染,本次只需统染至二分之一处即可。第三次统染时颜色可调重一些,主要集中在叶子三根筋交织的地方,也就是叶子的根部。然后还是用墨青分染叶子,主要依据叶筋的走向来定,一般都是集中染色在叶子远过去的那一面。有一个比较机械的理解方法就是:叶筋向哪边鼓起来,色彩就染在哪边。譬如:叶筋往右上鼓起,那么色彩就染在叶筋的右上边。水线正好和叶筋相反,留在其对面。需要注意的是:反叶的渲染和正叶恰恰相反。因为正叶鼓起的地方正是反叶凹进来的地方。水线不可太现眼,能表现明暗的分别就可以了,除非是纯粹的重彩,否则不要用石绿等重色来勾勒水线。淡墨绿分染花房、花籽、花萼反面以及托叶根部,淡墨绿整体的统染一下反叶。花头:淡曙红统染花瓣,第一次需染至整个花瓣的五分之四左右。颜色需极淡,不可浓。反瓣正瓣都是从根部统染,这一步无需留水线。
第三步:花头:反面用淡曙红继续分染,此时可再根部留水线以区分正反面。正面稍浓曙红再次统染2次,统染的时候记得逐次将染色面积缩小。同时要注意花瓣之间的掩映关系,通常的被盖在下面的花瓣总要比上面的黯淡一些,交界处要少许的用淡曙红分染一下,就如西画中的投影一般。统染结束后用胭脂调和曙红再次分染,这次分染主要是集中在根部,致力于表现花瓣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一个花瓣本身的结构变化。染色时正面花瓣的染法同反叶,反面花瓣的染法同正叶,因为花瓣基本上都是向内卷,而叶子因为下垂基本上都是外翻的,所以二者的明暗关系处理上正好不同。叶子:草绿再次分染花房、反叶,然后用中等浓度的三绿从反叶尖部往根部回染。胭脂从上往下倒染花房。淡胭脂统染花萼和托叶。梗:反面平涂芽绿,正面平涂草绿。
第四步:花头:胭脂提染正面花头暗部,着重强调其明暗体积上的变化,不需太注重其固有色变化。反瓣分染此时已足,用淡胭脂整体薄薄统染一下,让画面显得润一些。全部分染结束后开始用白色从花瓣尖部往回倒染,本幅作品因为有底色,所以染色的时候稍微要重一点。如果是在白纸上画的话,可以薄染甚至不染。花头提粉不需太厚,厚了一是色彩不易染均匀,其次在太白了在强灯光获日光下看作品白色部分非常耀眼,和整体色彩严重脱节,反而显匠气。这一步是初学的朋友们很容易犯的毛病,所以在此特意说明一下。叶子:花萼正面以及叶子正面平涂草绿,一次不足可再涂一次,不可一次厚涂,以免色彩浑浊。梗的正面用花青在中间复勒一次,表现其中间部分微微凹进的体积关系。稍浓的胭脂分染花萼反面和托叶。明暗处理手法同牡丹正叶。
第五步:叶子平涂草绿以后因为色彩质量问题画面一般都会发“闷”,此时用淡墨青醒染叶子根部,让底层的墨青色彩“透”上来。浓胭脂在正叶中间一条主筋上复勒,只要复勒到二分之一处就可以了,且用笔不要超出开始勾勒的线条的宽度,此正面复勒是为了提神,不可过粗。淡淡的胭脂水复勒反叶、花萼、托叶等部位。胭脂要很淡,露出红意即可。此次复勒是为了表现反叶和梗等部位的红晕,所以复勾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往边上让一些,不需要完全和线条集中在一根线上,基本上是和墨线贴紧而并行的复勒。杆:平涂芽绿后边分染中等浓度三绿一边分染淡胭脂,同样用淡胭脂复勒。梗:背面用稍浓三绿局部填色,主要填在面积比较大的梗的分叉处,随后也用淡胭脂复勾。花头:浓白色再次提染花头尖部,此次提染面积很小,主要集中在最近处的花瓣的尖部即可。花蕊:浓白色+藤黄调和成粉黄色,用小笔饱含颜料,中锋慢慢的点处花药,每一笔都要非常饱满,调色的过程中可以不用水,直接就是色彩之间互相调和。否则浓度不够花药就没精神了。干后用描笔蘸白色顺着花药的走向集中的往花房的根部勾花丝,运笔上可上重下轻。
工笔紫红牡丹的画法
第一步:中墨勾花头、反叶、枝梗、托叶、嫩叶、花萼等,重墨勾叶。淡米黄(藤黄+朱膘+墨)用五寸底纹笔平刷一层底色,芽绿色平涂反叶和枝梗以及嫩叶、花萼。稍浓芽绿平涂托叶。淡曙红平涂花头。淡墨平涂正面叶子。
第二步:<淡墨分染花萼、反叶、杆。稍浓的淡墨三次统染花头、正叶。最深处用中墨分染。
第三步:中墨分染花瓣、正面叶筋。正面叶子的亮面开始留出水线。重墨提染花瓣根部,中墨在花瓣尖部稍许分染一下小结构的变化。藏在底层的叶子也用中墨统染,最深处可用重墨提染。嫩叶用淡朱膘由叶尖往根部统染。胭脂分三次分染托叶。反叶再次用草绿平涂后用薄四绿分两次分染。同时用四绿分染花萼、枝梗。
第四步:浓曙红分两次平涂花头,局部有些发闷可用淡墨再次统染一次花瓣的暗部,引出底层的墨色即可。淡胭脂分染枝梗。淡胭脂分染嫩叶。淡墨平涂正面叶子,四周都要留水线而中间的叶筋部分不需留出,体现叶子的厚度就可以了。浓粉黄点花蕊。淡胭脂在花药中间勾一条结构线。浓白色细笔勾出花丝。淡胭脂勾出枝梗上衔接处的小结构。淡胭脂复勒托叶、枝梗、反叶。花头的局部线条模糊处可用中墨细笔复勾一下,无需面面俱到的复勾,以免呆板。
工笔绿牡丹的画法
第一步:淡墨勾勒花头,中墨勾反叶、枝梗
、萼片。浓墨勾正叶。背景白云笔平涂藏青蓝(酞青蓝+墨+少许石青)。(教材上底色为电脑所做,实际颜色见最后完成图的底色)花头平涂淡白色。
第二步:后面两朵花头用汁绿色(草绿+藤黄+少许朱磦)从边缘往中间统染,并前统染出花头之间的掩映关系。正叶平涂淡翠绿色(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反叶、花茎、枝梗、萼片、托叶、芽孢平涂汁绿。枝干平涂淡赭石色。背景继续平涂藏青蓝。
第三步:花头继续用汁绿色分染,并用淡白色提染亮面,花头最深处用老绿色(草绿+少许胭脂)分染。反叶、萼片以及花茎暗部用淡墨绿色(草绿+少许墨)分染。正叶用花青统染后用墨青色(花青+墨)继续分染。枝干暗面用淡墨皴擦结构。
第四步:老干用中墨皴擦并分染后罩赭石,中墨复勒,浓墨点苔后用“嵌宝法”点石青苔点。正叶平涂淡翠绿色后用中墨提染暗面,淡墨统染叶子的大组之间的整体明暗关系,正叶染完后可用中墨局部复勒模糊的线条。最后用淡墨青色勾勒细叶脉。反叶、萼片、花茎用淡四绿从亮部往暗部分染后淡胭脂水复勒。梗背面平涂三绿后草绿勒,正面花青勒,局部提染胭脂色,随后再用淡胭脂复勒一次。最后用淡胭脂勾勒细叶脉。花瓣灰面用淡翠绿整体罩染,暗面用墨绿色提染。亮面用浓白粉小面积提染一次。中等浓度翠绿从花瓣亮面留水线往根部提染,表现处花瓣的透明感觉。花蕊用浓粉黄立粉点,淡朱磦中间细勾一条蕊线,白粉勒花丝。托叶及嫩芽用朱磦统染后用胭脂分染,中等浓度胭脂复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