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丙卷是个啥东...
标签:
教育 |
分类: 金台 |
http://s8/mw690/001mGa1Hzy71hAzUIPZf7&690
突如其来的“全国丙卷”
最近,重庆市教委一则关于“全国命题工作会议”的通知在网上引起热议。根据通知当中的信息,2016年普通高考全国命题将命制甲、乙、丙三类试卷(海南卷除外),在2015年甲卷(全国新课标II卷)、乙卷(全国新课标I卷)的基础上。
根据通知,新增的丙卷与甲卷(全国II卷)在试卷结构上相同、难度相当。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和广西省将在2016年高考当中采用丙卷。
很多家长和学生看到消息的一刹那非常的惊讶,在距离高考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忽然出台方案,这是不是太折磨学生了?
一届学生折腾来折腾去,先是说回归全国卷,然后临考前又弄出个全国丙卷,频繁打乱复习计划,让学生怎么好好备考?
再则,根据通知,全国丙卷将按照考纲,与全国甲卷(新课标II卷)结构一致。很多专家分析,全国丙卷和甲卷试卷结构和难度与全国II卷相当,我们想问,如果难度相当结构相同,为什么不直接考甲卷(全国新课标II卷)就完了,又弄出个丙卷是何意思?
很多学生也会质疑,这四个省份考相当于全国II卷的丙卷合适吗?对于四川、陕西来说,考全国II卷难度的考试能有区分度吗?
教育部设立全国丙卷的原因是什么?全国丙卷考什么?最让家长和学生关心的是,在最后的不到两个月时间当中,如何复习应考?
全国丙卷?不妨叫全国1.5卷!
尽管目前公布的信息非常少,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端倪。首先来看2015年全国高考各省市的人数,以及在2016年高考采用的试卷。
以下表格中,我们将使用大家更加熟悉的全国新课标I卷,全国新课标II卷的说法,其中,难度更大的是全国新课标I卷(对应的是乙卷),难度低的是全国新课标II卷(对应甲卷)。
|
省/市 |
2015年 |
2016年 |
|
山东 |
79.6 |
I卷(部分) |
|
河南 |
77.2 |
I卷 |
|
广东 |
75.4 |
I卷 |
|
四川 |
57 |
丙卷(部分) |
|
安徽 |
54.6 |
I卷 |
|
河北 |
40.5 |
I卷 |
|
江苏 |
39.3 |
自主命卷 |
|
湖南 |
39 |
I卷 |
|
湖北 |
36.8 |
I卷 |
|
江西 |
35.5 |
I卷 |
|
陕西 |
34.4 |
丙卷 |
|
山西 |
34.2 |
I卷 |
|
贵州 |
33.1 |
II卷 |
|
广西 |
31 |
丙卷 |
|
甘肃 |
30.4 |
II卷 |
|
浙江 |
28 |
自主命卷 |
|
云南 |
27.2 |
II卷 |
|
重庆 |
25.5 |
丙卷 |
|
辽宁 |
22.5 |
II卷 |
|
黑龙江 |
19.8 |
II卷 |
|
福建 |
18.9 |
I卷 |
|
内蒙古 |
18.4 |
II卷 |
|
新疆 |
16.1 |
II卷 |
|
吉林 |
13.8 |
II卷 |
|
北京 |
6.8 |
自主命卷 |
|
宁夏 |
6.77 |
II卷 |
|
海南 |
6.2 |
自主命卷 |
|
天津 |
6.2 |
自主命卷 |
|
上海 |
5.1 |
自主命卷 |
|
青海 |
4.27 |
II卷 |
|
西藏 |
2.11 |
II卷 |
不难发现,不算自主命题的省份,按照参加高考人数从高到低排列,大致呈现一个乙(全国新课标I)-丙-甲(全国新课标II)的趋势。
同时我们看局部,陕西从应试水平的角度来说,应该不会比山西和江西差,但是山西已经从2011年开始更换全国新课标I卷,而对于江西,江西的高考数学难度,一直以来都被当作一个话题,反观陕西则一直以来试卷不难,所以,更换全国新课标I卷,显得有些难度,而新课标II,又显然不符合陕西的高考水平。
|
江西 |
35.5 |
I卷 |
|
陕西 |
34.4 |
丙 |
|
山西 |
34.2 |
I卷 |
同样,在广西、贵州和甘肃这个局部,比较明显的是,在贵州和甘肃,都有一家学校独大的情况,比如贵阳中学和西北师大附中,但是看广西省,广西省内的南宁二中、南宁三中、广西附外、柳州高级中学、柳州铁一中等校竞争激烈,这样的竞争也提升了这个省份的教学水平,选你广西考丙卷,也是非常合理的。
|
贵州 |
33.1 |
II卷 |
|
广西 |
31 |
丙 |
|
甘肃 |
30.4 |
II卷 |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粗略的结论,选择全国甲、乙、丙任一卷,和该省市的教学水平和高考竞争激烈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四川57万考生,要让这57万考生能够有区分度地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如果真的使用全国II卷(甲卷),恐怕还不如原本四川卷考得公平。
换句话说,全国丙卷可以理解为全国I卷到全国II卷的一个过渡,或者可以叫“全国1.5卷”,难度应当介于全国I卷和全国II卷之间。之所以重新命名为甲、乙、丙三卷,或许是为了防止增加全国III卷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但是困惑并没有消失。
更进一步说,如果全国丙卷和全国II卷(甲卷)真的没有区别,那么教育部根本没有必要煞费苦心地给四个省份特殊待遇,单独命一套卷。区别命卷的根源就在于学生的应考水平不能等量齐观。
回想新世纪初全国18个省市陆陆续续开展自主命卷,就在于全国一套或两套卷子不能很好地匹配各个省市的实际情况。全国丙卷恰恰是为润滑各省教学水平和高考竞争程度差异而出现。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目前透露的信息是福建2016年高考将会使用全国I卷(乙卷),然而几番质检下来已经把学生考傻,成绩波动特别大。结合福建高考人数、竞争的激烈程度、教学水平,未来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考生如何应对全国丙卷?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之前陕西、四川、广西、重庆四个省市在“回全国卷会变难”的慌乱当中进入了高三复习。
此时全国丙卷的出现,并不代表这四个省市将会进入全国II卷的范畴。也就是说丙卷高考的难度不会降至全国II卷,但也不会上升至全国I卷,而可能会介于I卷和II卷之间。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不必因为丙卷的公布而觉得“前功尽弃”,甚至转而投向全国II卷(甲卷)。相反,维持现有的训练难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当涉猎全国I卷(乙卷)的内容。
毕竟,丙卷头一年,谁也不想成为小白鼠。不打无准备之仗,才是万全之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