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锻炼新人 |
分类: 排球谏言 |
文/沂山虎
尽管口口声声说成绩无所谓,关键是锻炼新人,但大奖赛总决赛的首场比赛,陈忠和想赢怕输的思想还是占了上风。连输两局后,老陈再次派上张越红、杨昊、刘亚男等老将,意欲逆转求胜。
结果并没有陈忠和想象般顺利,虽然连扳两局,但在决胜局,女排完全乱了阵脚,强攻、快攻连连受阻,8:15的巨大分差,只能用“崩溃”来形容女排,形容陈忠和器重的老将。
中国女排现在处于绝对低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赵蕊蕊归期难料,冯坤、王一梅伤病缠身,只能靠着身体状态并不佳的杨昊、周苏红、张越红和一批尚处于成长期的新人打天下。潮起潮落是历史规律,球队有高潮期,有低迷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规律。老的老、伤的伤、新的新,女排现在想取得好成绩,确实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问题是,在目前这种状态下,中国女排该走一条什么路子,该抱着一种什么心态去打球。如果一味争胜而重用老将,即使偶尔取得一两场胜利,也绝没有什么意义。与其如此,不如索性使用新人的胆子再大一些,试用新阵的态度再坚决一些,让新人在失败中收获经验,在痛苦中逐渐成长,这样,就是女排输掉了今天,也会赢得明天。
中荷之战,陈忠和排出的首发阵容,的确让我们为之一振。除了周苏红之外,其余六人都可谓新人,而这个阵容也只有周苏红是雅典奥运会的首发。前两局的失败,虽然反映出这个全新的阵容在关键球的处理上还有待成熟,但已经透出蓬勃朝气。无奈陈忠和最终还是选择了求胜,当杨昊、张越红、刘亚男等“辽宁三老”重新披挂上阵时,女排虽然拿下了两局,也仅属于“回光返照”式的短暂性胜利,因为,场上的死气沉沉让人感到无限压抑。
其实,李娟与孙小清当然还存在着发挥起伏、经验欠缺等毛病,但毕竟她们处于成长期、上升期,是需要女排为其付出些代价的。李娟原先并不被看好,但大奖赛以来,李娟的进步之快超乎想象,不仅4号位线路变化多,而且能在后排和2号位起球,无疑是女排的一大收获;孙小清欠缺的是自信心,有时不敢发力,另外,线路单一、缺少变化是孙小清亟需改进的。
用新人可能会输得很惨,用老将却也没有拿到胜果,两相权衡,不如坚决使用新人,特别是将李娟和孙小清在主攻首发位置上固定下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像当初锻炼王一梅一样,女排也付出了失败的代价,但最终还是把大梅打造成了中国火力最强的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