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沈阳四国赛国奥队心理关 |
分类: 绿茵足球 |
文/沂山虎
由于曾经连续两次负于日本国奥队,此番沈阳四国赛的中日之战,被打上了浓厚的“复仇”烙印。从赛前的准备看,不管是主教练杜伊,还是队员,都无不把战胜日本作为“第一要务”,紧张气氛弥漫着整支队伍。
为胜利而战,为胜利拼博,是竞技比赛的主旋律。但倘若把胜利看得高于一切,而不注重释放压力,往往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中日之战一开始,我们明显看到,这支原本充满自信的国奥队,这批原本个人能力都比较突出的队员们,的确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包袱,身体僵硬,动作变形,教练布置的战术打不出来,防守中又频频出现失误。纵观前30分钟的比赛,给我们的感觉只有三个字:乱,乱,乱!
好在随着比赛渐入佳境,面对并非以全部主力出阵的对手,国奥队利用身体和技术上的优势,逐渐取得场面上的主动。两个边后卫开始大胆压上,中场的倒脚开始变得流畅,两大核心赵旭日和陈涛,也能够向锋线队员传出高质量的威胁球。这个时候,相信国奥队只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拿下对手,只是迟早的事。
而此时的国奥,已经完全被一种“复仇”的阴影所笼罩。在沈阳这个特殊的地方,遇到这样一个特殊的对手,如果教练组不把思想工作做到家,很难避免在队员身上出现另外一种“复仇”的不正常情节。虽说“足球是和平时代的战争”,但到了真正的比赛当中,克敌制胜的唯一手段就是进球、再进球,绝非是用什么武力所解决的。令人失望的是,这帮孩子没有将怒气发泄在足球上,反而对日本队员纠缠不休。陈涛多次挑畔对手,致使杜伊不得不提前将其换下,即刻让国奥的前场组织重新陷入混乱;吕建军双手推搡对手,赵旭日动作幅度过大,沈龙元蹬踏对手……
勿庸置疑,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在苦苦等待90分钟之后,我们是无法求得一场痛快淋漓的胜利的。即使曾经创造出的得分良机,也只能白白葬送。对国奥这帮年轻的孩子来说,想要实现2008年夺牌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最重要也是最亟需的,就是迈过心理素质这道关,真正用一种平常心去对待每一场比赛,真正在冷静心态之下发挥出正常水平。
记得米卢在率队征战世界杯决赛圈大败而归后,国内足坛曾经掀起一股批判“快乐足球”的高潮,但回顾多灾多难的中国足球,也仅仅靠米卢通过打造“快乐足球”,才将国家队带进世界杯。同样的道理,如果将“快乐足球”的理念融入国奥队之中,让这批队员在肩抗沉重的“政治任务”之时,能够在训练和比赛中,享受到一些足球带来的无限快乐,那么,他们离完成任务也就不远了。
新浪鲁能球迷群:3232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