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篮球时空 |
文/沂山虎
2008年北京奥运会,谁是最适合给姚明传球的人?谁将成为中国男篮的主力控卫?这个问题,似乎变得越来越不清晰,越来越扑朔迷离。
从亚运会和联赛的表现看,刘炜无疑正处在职业生涯的低迷期,至于他能否在2008年达到颠峰状态,还是个未知数。孙悦已经从出道之时的光茫四射渐趋平庸,在美国打了一年的ABA联赛,能力却不见提高多少。胡雪峰、张云松等人,已经被证明最多坐个板凳。于是,许多人把目前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陈江华。连《时代周刊》也指出,“陈江华是2008年最适合给姚明传球的人。”这个年仅17岁就闯入国家队的追风少年,无疑被笼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
但陈江华真的是最适合给姚明传球的人吗?他到底凭什么给姚明传球呢?
在经历了几个赛季的艰苦磨合后,火箭的姚明终于找到了能给自己传球的人,那就是拉夫-阿尔斯通。与苏拉、海德等人相比,阿尔斯通是更纯粹的组织后卫,视野开阔,传球线路隐蔽,而且从不争功抢镜。反观陈江华,更像一名攻击后卫,速度快,冲击力强,而且有着犀利的突破和强烈的得分愿望,其特点更类似于苏拉或海德,而不是阿尔斯通。也就是说,陈江华天生是一名攻击后卫,而不是一名组织后卫。
对陈江华本人来说,在经历了世界杯表现不佳的阵痛、亚运会落选的挫折后,如今在广东队也面临着更大的难题。少帅李群已经不像联赛刚开始那样信任有加,不再给予其充足的上场时间。在近期的比赛中,基本上让刘晓宇、张哲与陈江华三名年轻小将均分上场时间。而在今天与八一队的焦点战役中,李群让刘晓宇首发,在第四节的关键时刻更是把组织重任交给外援泰伦斯,陈江华只得到17分钟的上场时间。从入选国家队的神话中走出,又面临在俱乐部打不上主力的危机,年轻的陈江华似乎离给姚明传球又远了一步。
而就今天的表现来说,陈江华的组织才能至少不强于本队的刘晓宇和八一的王中光多少,更是逊色于助攻7次的李克,却在17分钟的上场时间4投3中,拿下了全队第六高的6分。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陈江华的强项还在于进攻得分,不是控球组织;另一个是国内还有众多年轻、有潜力的组织后卫人选,陈江华要想给姚明传球,首先要战胜他们,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看来,陈江华想在2008年成为中国男篮的主力控卫,成为给姚明传球的人,的确是一件天大的难事。也许有一天,陈江华明白了,醒悟了,专心致志的练习组织传球,而且成功转型,进步神速,终于保留了给姚明传球的希望。但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也许仅仅是个梦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