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吾国斯文第731期孙晓泉一生的最大遗憾:错失“潘天寿”换来一身祸斯舜威

(2019-08-11 19:12:53)
标签:

孙晓泉

文化

分类: 【晓泉先生报道】
吾国斯文第731期孙晓泉一生的最大遗憾:错失“潘天寿”换来一身祸斯舜威

    

   今年是西泠老人孙晓泉(1919-2019)诞辰100周年。我并不认识他,但听好几位画家朋友谈到过他的故事,交谈间每每为他叹息不已。提笔踌躇,不知如何落笔,昨天微信上看到林乎加王顾明伉俪藏品拍卖的消息,其中有不少潘天寿题上款的藏品,于是更多了几分感慨,今天还是匆匆成文,权作纪念孙晓泉先生诞辰100周年吧!

    他去世前夕,他的家属曾经来美术馆,就他的有关作品和藏品的去向问题有过可行性交流,我自己曾经接待,也安排典藏部专门负责对接,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件事被“否”了。交谈的过程中,自然谈到了正在医院住院的孙老先生,当时他已经年过九旬。坦率而言,我早就知道孙晓泉最好的藏品已经被“抄”,保存在杭州市某博物馆,他家里留下的已经是“劫后余存”,好东西已经不多。但出于同情,我还是想做成这件事,给病床上的这位老文化人临终前一个安慰。问题在于,他晚境凄凉,“南下”前在山东的原配的子女都是农民,生活并不好过,他们都期待着他的最后的书画收藏改善生活,有着较大的经济上的期待。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这是公家美术馆所难以做到的,我们最多只能给予适当捐赠奖励,何况那些“劫后余存”并非我们典藏所亟需的。所以,按照程序安排了一次专家论证,专家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这件事就被“否”了。

    后来看到消息,这批东西(或部分)似乎给了孙晓泉先生山东老家,再后来,就得知他去世了。

    孙晓泉的名字,现在可能已经渐渐被人淡忘,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十年间,在杭州乃至浙江的文化界、书画界,他则是一位重要领导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他1949年从山东“南下”,年方三十,成为接管杭州的一员,曾任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杭州市文化局长、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等职。他的经历,在网上都可检索到,就不展开了。

    这里说一件在网上没有的事情,这或许是他一辈子最大的遗憾,也令人扼腕不已。

    这件事就是,他曾经拥有一批数量不少的潘天寿先生的书画,后来他出手了,用于交换其他名家的书画,事实证明,这件事不但令他损失惨重,而且极可能因此而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以致引来牢狱之灾。

    昨天看到微信上“湖山墨缘:林乎加王顾明伉俪珍藏”亮相于“北京中国嘉德2019春拍”,有许多非常珍贵的书画,其中有一批潘天寿先生送给林乎加的书画,都有上款,非常精到,时间都是1960年代初期,林乎加当时应该是浙江省委副书记。我想说的是,孙晓泉也有不少这个时期潘天寿的书画。前面说了,孙晓泉是杭州市第一任文化局长兼党委书记,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这个时期他认识了潘天寿,潘天寿被当选为西冷印社副社长,两人的交往颇为频繁,听知情人说,潘天寿有几次专门去孙晓泉家,一边喝茶聊天,一边写字作画,具体数字不详,反正为孙晓泉创作了不少作品。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有“孙晓泉”上款的。

问题在于,孙晓泉没有充分认识到潘天寿这批书画作品的价值,后来陆续拿这些“潘天寿”和别人去交换藏品了,换来的藏品固然也很珍贵,但却是没有“孙晓泉”上款的。这一点,当时无所谓,后来却令人悔之晚矣。

     在八十年代,一场灾难从天而降,孙晓泉被加上种种罪名,判刑坐牢,这个消息,曾经在《杭州日报》头版显要位置刊登。多年前一位知情的画家让我看过这份旧报纸,同时也讲了孙晓泉其实是得罪了某位领导,这位领导必欲置他于死地。具体原因,就不是局外人所能知道的了,但孙晓泉获罪坐牢几年后终于平反,至少说明当初孙晓泉“获罪”的原因是蹊跷的。

这场“灾祸”的起因之一,或许与他手中流出去的“潘天寿”有一定关系,因为那时书画市场刚刚兴起,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有着“孙晓泉”上款的潘天寿的书画,有的被人准备带出国时被海关查扣,于是孙晓泉就被戴上了“倒卖书画”的罪名。当然还有其他罪名,比如据说他曾把西泠印社的藏品带到家中欣赏,就被认定为窃取公家藏品。这些就不多说了,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都是听说而已。

    他被审查时,家自然被抄,所有藏品都“收缴”了,据说,凡是有他的姓名“上款”的书画,都不再被“上缴”之列。后来,他被“平反”,被“上缴”的藏品却没有随之发还,而是保存于杭州某博物馆。

    也就是说,如果他没有拿“潘天寿”去交换藏品,这批有着他的上款的“潘天寿”,即使遭到“抄家”,理论上也是不会被抄走的,但他换来的其他藏品,却再也回不到他的手里,因为他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些珍贵的藏品是他的。

    据说现在办案也遵循这样的原则,只要有上款,就视为书画家赠送的,是合情合理的,否则,很可能会被作为“赃物”收缴。

    孙晓泉是1998年经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查再审,得以平反的。省高院发布终审判决:撤销原判,宣告孙晓泉无罪。

吾国斯文第731期孙晓泉一生的最大遗憾:错失“潘天寿”换来一身祸斯舜威

    启功先生闻知后特书七绝一首《喜闻晓泉先生平反》:

    骤雨斜风十几春,如今又见月华新。

    朝朝杖履湖边客,犹是当初散淡人。

    多年前,曾经在一个拍卖会上拍卖潘天寿一幅有着“孙晓泉”上款的《映日图》,创作于1963年新春。这幅精彩的作品,露出了孙晓泉藏潘天寿书画的“冰山一角”。 

人生无法假设,假设孙晓泉先生手头一直保存着这批潘天寿书画,他的晚年生活,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会丰富得多。

    最后郑重说明,如果上述内容有不当之处,请孙晓泉先生家属和了解情况的朋友批评指出,以便修改完善。

                                                                                 2019529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wTdkv1d8BonNmBc_j_FlA

 

吾国斯文第731期孙晓泉一生的最大遗憾:错失“潘天寿”换来一身祸斯舜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