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sunnyday @ avilia |
我本不想写林觉民,因为我不喜欢翻历史,故而就不喜欢写历史,如我说过的,历史读多了让我苍茫得忘记了自己是个女孩子.但是今天要写林觉民,是因为今天有很多朋友向我询问我的背景音乐的事,然后我就要那些冗长沉重的故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又一遍,现在索性写下来,大家自己看吧."林觉民"的avilia版
一说起林觉民,恐怕首先跳在脑袋里的是他凄婉凛然的《与妻书》,然后脑袋里出现的两个历史名词是“广州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若是历史读得好的,恐怕还会想起孙文、黄兴、日本、林尹民,林文等等
那些大家都熟知的我就不说了,大家大可以去查阅高中历史教材,我想再说几个人,跟林觉民有关的人。
林长民,林觉民的堂兄。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回国后,成为名噪一时的文人逸士。1921年,林长民曾作为中国首席代表出席世界国联总会。
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更是才情盖世,风华绝代,双脚横跨文学与建筑界——你是春,是暖,是燕子在梁间呢喃,她的诗句,她的建筑就如同她的人生,玲珑剔透,至今光彩熠熠。
林尹民,林觉民的堂弟,早林觉民一年到日本留学,也是同盟会会员。林尹民体格健硕、孔武有力,曾拜师学少林武术,练就一身好武艺。
林文,也是福州人,与林觉民、林尹民同龄,林文出生于书香世家,祖居在福州华林坊,祖父是状元,曾任福州著名学堂正谊书院的院长;父亲是举人,也是当地知名人士。在同盟会期间,三人形影不离,所以被人合称为“三林”。
林觉民的妻子陈意映,出身名门,与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同宗。
林觉民死后,把其旧居卖掉,买这座房子的人叫谢銮恩,他的孙女谢冰心在《我的故乡》一文中,曾对这幢房子有过生动的描述
说完了与林觉民有牵连的人物,接着就要说林觉民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于历史我不敢妄做猜想,我只肯引用别人的话来说明林决民
嗣父对于林觉民在学堂里高谈阔论,集结朋友的情况略有所闻,不免有些担忧和不安。他曾向校方提出,对林觉民不要过于纵容,否则恐会走入歧途。但林觉民不仅在学生中声望甚高,而且也深受学堂中许多教师的喜爱。学堂的总教习对这种担忧并不以为然,反而劝道:“是儿不凡,曷少宽假,以养其浩然之气。”
广州起义失败后,林觉民被捕。面对劝诱,林觉民慷慨陈词,居然打动了主审官李准。李准下令去掉林觉民的镣铐,并给以座位。甚至林觉民想吐痰时,他都要亲自把痰盂捧过去。
两广总督张鸣岐曾经这样评价林觉民:“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奇男子。”
林觉民就写到这里。说林觉民就要说到他的《与妻书》。林觉民写这封信的时候才24岁,与我同岁。24岁的林觉民,人生的画卷才徐徐展开,生命的滋味还远未尝透,此时突然站到了生与死的边缘,却仍然可以从容不迫地抒写如此从容镇定的文字,究竟需要多大的胸怀,才能做到这般的心静如水?我佩服他!
《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膻,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馀,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其使我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後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後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後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幷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馀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後有远行,必以见告,我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馀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时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无时无地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重圆?则较死为尤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锺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吾今死无馀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後,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日後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汝旁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爱汝至。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纸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我,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
辛亥三月二十六夜四鼓 意洞手书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膻,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其使我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後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後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後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幷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馀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後有远行,必以见告,我愿随君行。」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时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无时无地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重圆?则较死为尤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锺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吾今死无馀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後,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日後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汝旁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爱汝至。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纸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我,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
[背景音乐:齐豫《觉》]
歌词:
觉
当我看见你的信
我竟然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多的难舍和舍得
有时候不得不舍
觉
我竟然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多的难舍和舍得
有时候不得不舍
觉
当我回首我的梦
我不得不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难的追寻和遗弃
有时候不得不弃
爱不在开始
却只能停在开始
把缱绻了一时
当作被爱了一世
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
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
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的离去
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
一个名字
如今
当我寂寞那么真
我还是得相信
刹那能永恒
再苦的甜蜜和道理
有时候不得不理
我不得不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难的追寻和遗弃
有时候不得不弃
爱不在开始
却只能停在开始
把缱绻了一时
当作被爱了一世
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
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
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的离去
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
一个名字
如今
当我寂寞那么真
我还是得相信
刹那能永恒
再苦的甜蜜和道理
有时候不得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