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襄阳在京“招硕引博”

(2012-05-30 14:50:50)
标签:

杂谈

分类: 动态时评

猎聘人才:承载着襄阳人希望的世纪之举

本报评论员

  去年11月,襄阳市面向全国招聘高端人才,全国20多个省市中1477人报名;今年两会期间,市委书记范锐平对清华学子们说“我在襄阳等你们”,“襄阳所有的岗位都向清华开放”;5月25日至26日,我市又在清华大学面向北京名校公开选拔专业人才,已有60名博士93名硕士入围。襄阳不断举办高端的猎头活动,不但搅动了整个京城,也影响了全国,更是拨动了襄阳人对引进人才历史记忆的那根弦。

  因为,襄阳具有招贤纳士的文化传统。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已是历史的佳话。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刘备在襄阳招揽的人才,襄阳人才几乎占到了蜀汉政权管理团队的半壁江山,他们中的庞统、向充、向宠、向朗、廖化、杨仪、马稷、马良等,为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襄阳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才文化。

  当代襄阳的辉煌更是引进人才创造的。上世纪70年代,襄阳引进人才的创举,开启了全国重视知识分子的序幕。众多科技知识分子浩浩荡荡开进襄阳,在短时间内就让襄阳的工业从无到有,从小作坊似的微型企业升级到机器大工业生产,襄阳被评为全国“十大工业明星城市”之首。应该说,正是当年引进的科技人才造就了上世纪70年代襄阳工业的辉煌。

  襄阳招聘人才的举措,也是城市激烈竞争的趋势逼出来的。因为地区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核心是高层人才的竞争。上世纪80年代,深圳的发展也是得益于人才的支撑。那时全国深圳开放最早,全国各地的人才集聚在这个城市,使一个昔日的小渔村变成了当今的大都市。不但如此,目前深圳市还在面向全国招聘人才,看看它的人才引进方案,你就会想到自己的责任。它去年实施的《引进人才实施办法》对引进人才的类型的第一条就是两院院士,第二条就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等。可以看出,深圳是在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襄阳要走复兴之路,可以想象这种人才招聘活动还会有更多,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也会更高。

  这次襄阳人在北京猎头,或许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外出招聘人才?目前人才流动中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不能指望人才自然流动。为了克服人才流动中信息不对称,我们必须外出招聘人才。也许还有人会问:襄阳本土就没有人才吗?应该说襄阳本地有很多人才,也有高端的人才,但这些人才也是流动的,这种流动也是正常的。

  当然,我们招聘了人才并不就是万事大吉了。人才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有效培育人才,及时招聘人才,坚持保护人才,正确使用人才,这都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然而,有了人才就有了发展的条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猎聘人才是承载着襄阳人希望的世纪之举。

 

襄阳领导率专班在京“招硕引博”

    本报北京电(通讯员钱鑫 张小昕 全媒体记者李德荣)5月25日至26日,我市从北京地区公开选拔专业人才考试在清华大学进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北京地区16所重点高校的97名博士和138名硕士参加了笔试和面试,其中60名博士和93名硕士入围。目前,市委组织部派出的考察组,正在北京地区采取同考生所在单位负责人和本人面谈、查阅档案等方式,对入围人选进行考察。据市委组织部介绍,这是我市第一次在异地大规模组织公开选拔英才。

  据了解,为了弥补我市专业人才不足的缺陷,市委组织部在前期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报请市委研究决定实施“双千专业人才计划”,即未来5年引进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专业人才不少于1000名,招考公务员不少于1000名。3月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市长别必雄和市领导傅振邦、李述永、刘仲初、岳兴平、朱慧、王忠运等率队前往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诚揽高层次人才,与清华大学签订深化全面合作协议,在清华大学校园举办专场人才招聘会,我市近40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招聘会,进场洽谈500余人次,现场达成意向协议326人次,现场签约博士33人、博士后2人。同时,市委组织部启动了从北京地区选拔紧缺急需专业人才报名工作。

  据市委组织部介绍,这次在北京地区引进专业人才选拔活动具有层次高、规模大、规格高、方式新、效果好等特点。

  层次高是此次报名参考的专业人才全部为北京地区重点高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其中清华大学110人,北京大学79人,其他院校44人,共有博士后人员1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32人。

  规模大是此次参加选拔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是我市历年来从重点高校里选拔专业人才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

  规格高是此次选拔引进专业人才面试评委的规格高。市委组织部邀请了来自中组部、中央党校、清华大学的12名领导和专家教授与我市市级领导、市直部门正县级干部共同担任评委。

  方法新表现在考试方法创新上。为增强科学性,提高工作效率,综合素质测试(笔试)首次弃用传统的笔试办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考生用电脑软件即可完成测试。面试采取集体面试形式,让考生在一起同场竞技。

  效果好是此次选拔得到了中组部、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市政府驻京联络处派出10多人参与此次选拔活动的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整个活动组织周密,设计科学,方式创新,专业人才参与热情高,社会反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