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君三民四过小年

(2010-02-07 08:36:00)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随笔

    腊月尾,过小年,这是小时候都知道的。因为过了小年就是大年了,小孩子总盼过年。到襄樊以后才知道过小年还有讲究——“君三民四”。俗语云:“君三民四王八二十五。”说是帝王的小年腊月二十三过,老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据了解,这里的“君”、“民”有另外一种解释:当地土著居民为“君”,外地迁来或暂时旅居者为“民”。至于被人视为最下贱的行业——开妓院的“王八”应该腊月二十五过小年。看来不管什么人都得要过小年的。

    为什么要过小年?我猜想可能是当时人穷,过个小年也算是年吧,或许过小年就是过年的“预演”。但史书上有记载,过小年也叫灶王节,是用以祭祀灶王爷的。记得小时候过小年,母亲总要把第一个烙好的馍丢到灶里,那就是祭灶王爷吧。相传,每年腊月(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灶王爷都会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一年来的优劣善恶,让玉皇大帝决定下一年对其给予奖励或惩罚,所以这一天家家都得做点好吃的,尤其是要打糍粑做糕点,做甜食以甜灶王爷之嘴,祈求他上天多说些好话,少说些坏话,让上帝多给些奖励少些惩罚。这个情结,我认为是老百姓的自我安慰,因为过去人们穷呀,一方面可以以此方式吃点好的,另一方面是穷怕了,以此方式来祈祷上天,以求有个好日子。不管是为什么过小年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我们还是要尊重的。

    生活在襄樊这么多年,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过小年,或二十三、或二十四。我们虽然是外地迁来的人口,但仍然用老家的习惯过二十三,也算与君同乐。我身边很多襄樊本土人仍然坚持过二十四,也许他祖上也是外迁的人。不管哪一天过年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过年不用再发愁了。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日子好过了,天天像是过年,连小孩子都不喜欢了,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过小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