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梳理笔记
(2015-08-05 15:05:54)
标签:
转载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梳理笔记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说继孔子之后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
2、出处:《孟子》。
3、《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各国的言行和当时各学派论辩的情况。
二、主要内容
1、中心: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2、段意
⑴第一部分(①②)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了六个历史事例,有力地论证了“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①
② (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心志
⑵第二部分(③)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正:(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反:(国)入则无法家拂士,
⑶第三部分(④)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