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佐佐2岁蒙台梭利孙瑞雪教育理念解读分析爱杂谈爱在中国行 |
分类: 佐佐妈育儿摘要篇 |
每一次卡的糊片,舍不得删掉。都顺手做点效果,看起来还行~
话说,佐小爷过了2岁生日,破坏力和自我意识便疯狂暴涨起来。
这个星期以来,爱上了爬高,以及跳跃。
问题是,他把这两种运动结合在了一起,变成爬到高处跳跃。
危险,极度危险。
你说我该怎么办?
说他,他嬉皮笑脸。
正色说他,他看看我,顿了一会,继续跳跃;
不说他,我还得在旁边边吃饭边看着他,这给他传递什么概念?沙发能跳,妈妈不说我。
以后他的是非观念安全意识还有没有?
打他,还没有到要动手掌的程度,我本人还是那么地不愿意打孩子的。
现在分析想一想,是我们没有跟上孩子的发育。
孙瑞雪的分析是,要抓住孩子的几个时期,看菜吃饭。
0--3岁:需要被照顾,从而活下来,并感受情绪。
从2岁起,就适当进行正确的概念教育。
像佐佐爬高跳跃行为,借鉴如下。
让他知道,正确的事情是什么?是--不伤害健康、不伤害生命、不伤害道德。
对其不安全跳跃的对应方法,理论分析如下:
括弧内容摘录论坛妈咪笔记。
对于我们家佐小爷,今天我说:“让我们换种方法来玩,咱们可以到别的地方。”
到现在为止,小朋友没有再出现在自家沙发上搞危险游戏的举动。
或许是从心里上给了他分担发泄的道路,转移他的注意力吧。
实际证明,比说:“巧虎说,爬高危险,快下来。”有效果得多~
今天早上,快乐的起床。
睡眠充足的我精神饱满,看佐的样子也非常之可爱。
佐小爷正在悠哉地玩车,自己嘴巴里:“嘟嘟,恰恰!”,很是投入。
我趁着空挡换睡衣,收拾床。
看到床上毛绒玩具和卧具一团散乱,正准备叠大被单,我每天都把大被单铺着平摊在床上,整理得很平整的。
小爷却非常着急地躺下来,嘴里阻挡着:“妈妈不叠,妈妈不叠!”
现在想起来,我是破坏了他的秩序感和完美意识了。
床单日日都铺着,为什么今日叠起来?
他一定感觉到这样的改变让他没有安全感。
在2岁阶段,会用“不”来维护自己。
对于这件事的处理,我当时是有点觉得不可理喻的,但是也没有为了把床收拾得特干净而强行干预他。
只是换了别件事情做,如果当时想到是他的完美情绪在作祟,我一定可以换另外一种方式跟他交流的。
------------------------------------------------------------------------------
在佐小爷玩小汽车的当儿,忽听一声屁响。
小爷很羞涩地站起身,把汽车转移距离我远些的地方。
然后自我总结说:“这个声音我听过。”
这是不是已经初步说明,佐佐开始有了自我美好意识萌芽了呢?
他用了婉转的说法。
不说佐佐打屁了,说这个声音我听过,呵呵,这孩子有意思。
那么,让妈妈好好爱护你敏感期的许多:执拗、完美、不可理喻吧。
==============================================================================
我们早早吃过晚饭,便带着佐小爷到外婆酒楼玩。
那些阿姨、姨妈、姨婆、舅舅叔叔什么的,见着小人来自然很爱逗他。
小爷吃着龙凤汤,品着美味。
心情好起来,挨个唱到:“舅娘舅娘真美丽,小潘孃小潘孃真美丽!”
于是天下大乱起来,在场的女性几乎都要问:“那我呢?!”
小爷不慌不忙,在椅子上爬爬摸摸,逐一唱到:“祖燕阿姨祖燕阿姨真漂亮,大大的眼睛真漂亮!”
然后把美女姨妈,自家外婆,自己老娘我,也分别歌颂了一次。
真的是人心舒坦啊,这一厅堂的女人,无论美丑,都上了一个档次。
大家扯心扯肺地乐啊,像都中了500万似的,笑容不绝于脸。
这个小东西,才多大?把妇女们哄得团团转,真担心他是以后的韦小宝!
================================================================================
傍晚饭后,本来以为今天可以不生气结束今天的二分之一时光。
但是,我们的小爷同志,在电视机前跪爬着,扭着脑袋看电视。
那么近,那么别扭。
我开始呼唤他,至少4声。
可人家压根不理我,连哼声都没有。
我~~~
火上心来,啪就关了电视。
佐爷于是跟着我到卫生间,看到水一通玩。
我的心堵着咧,我说:“回房间去!想出去玩就自己穿好鞋子!”
顺手还摔了点梳子什么的小玩意。
其实,娘俩啊,大家都找个台阶下罢了。。。
佐爷把鞋子分别穿错了两次,小凉鞋方穿上,我看时间,用时8分钟,硬汉没叫我帮忙;
然,又想独自出门。
分别迂回门口几次,自言自语说了非常多次“GOODBEY!see you tomorow!"
就是踏不下第一层楼梯。
我知道小子已经很想让我抱他下楼了,可我没做声。
一直跟着他下到4楼,小爷在楼梯上发表了心声:“我的妈妈生气了,该怎么办呢?”
发表归发表,一点没让我帮忙,死鸡撑硬颈,用时20分钟,从5楼活生生下到楼低。
到了楼底,我看运动员了累了,小腿也颤了,柔情攻势开始了:“今天能干嘎?自己下完全部楼梯啦,要不要到我这休息一下?”
小人一秒不到,马上投入亲妈的怀抱。
舒服啊,那笑脸咧得,还撒娇把头埋在我肩膀上:“我的好妈妈!美丽的好妈妈!”
娘和儿子之间,能有虾米大矛盾啊?
即使是有,也被这样的童音给催化了啊。
但是亲妈也要趁机教育一下:“以后要跟妈妈做好朋友了,我们别吵架~”
双方自愿拉钩,违者做小狗。
踏入两岁,佐小爷同志说话一版一版的。
晚上看迪斯尼英语动画片,那个辛迪瑞拉睡觉没起床,小同学就喊话:“你这个辛迪瑞拉啊,快起床啦!怎么还不起来呢?懒辛迪瑞拉!坏辛迪瑞拉!”
人家名著动画片里,辛迪瑞拉是勤快的灰姑娘,早上没起床是因为太早,小鸟的歌曲没唱完,他还真的以为人家是大懒鬼,需要他喊起床呢。
========================================================================
完美情结的佐先生。
从来不爱看《灰姑娘》里后母和那两个姐姐出现的场面,因为他们丑,声音难听,而且破坏了小朋友对辛迪瑞拉的柔情主义。
不看,不看,现在敏感期的我,不要看!
----------------------------------------------------------------------
还有,中央电视台的某动画片,某一集里,小主角吃错了兴奋剂,性格大变,把看到的东西都给打个稀巴烂。
佐先生那次可哭得要命啊,满地滚,伤心地嚎叫,转圈倒地,起身复而哭喊。
我们都不懂,那样的情节,是触犯了小朋友的完美情结。
他不希望被破坏,不希望看到损坏。
他甚至把自己投入到故事情节中,不理会空间的转换。
如果我那时看了孙瑞雪关于孩子敏感期的理论,我一定会把哭泣的某同志安慰得更好更有效率。懂得孩子每个时期有哪些敏感期非常重要,做父母的可以知道如何引导孩子的发展,不至于武断粗暴地批评、制止孩子的正常行为,同时配合制定规则,不至于胡乱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规则。
======================================================================================
话说,教育孩子,只有爱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技巧和与时俱进的育儿理论。
光用爱,亲妈会觉得很累,很累。
解读佐先生的2岁言行,从他日渐丰富的词汇动作,从他努力向成人世界靠拢的举止,我那单薄的知识,如何能抵挡他快速发育的大脑?
好在,从网络上我接触到了蒙台梭利。
接触到孙瑞雪的传播知识。
洗礼我的育儿灵魂。
以后,我那爱心团队里,必须附加上,学习新理念,推崇新育儿政策的信条。
因为爱,所以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