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预测师成为“香饽饽”
(2011-08-23 12:02:30)
标签:
杂谈 |
本报综合报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06:32 大洋网-广州日报)为什么预测师如此受欢迎呢?“我们恰好生活在一个变化很快的社会,我认为任何称职的领袖都在向前看。”潮流预测公司“未来学院”10年预测项目的主管卡茜·韦恩女士这样解释。
“显然,这个世界越来越令人困惑,所以,对未来预测师显然存在极大的需求。”美国经济和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迪恩·贝克说。
贝克说,对于某些企业来说,预测在某种意义上就像一条安全毯,预测师的判断等于给它们吃了定心丸,让它们觉得自己是在专家的指导下发展,而如果公司按照预测的思路发展遇到了挫折,也可以很容易将责任推到预测师身上。
萨福也认为,这是目前从手机铃声的畅销到某个不知名的软件的销量飙升,背后都存在预测师操作的原因之一。
“我们热爱将来,但是我们憎恨不确定性,而人们尽自己所能来降低不确定性。”萨福说。
不过,萨福认为这种逻辑并不可取。“商人应当热爱不确定性,因为不确定性意味着机会。”
本报综合报道当企业为飓风和地震的不期而至而担忧,为高跟鞋是否会成为秋季的畅销货品而想破脑袋的时候,对未来预测师市场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从政府机构到非赢利性组织到那些曾经认为预见性指导不必要的企业,都在听从预测师们的建议,对未来及早作出规划。
“全球洞察公司”的首席经济师纳里曼·比拉维什仍记得上世纪90年代,许多高科技公司对他作出的经济预测不屑一顾。然而,不久后,互联网泡沫来临,许多IT公司倒闭,整个信息技术行业处于瘫痪边缘。“如今,我们公司的客户中有许多科技公司,因为他们意识到他们的公司对经济循环并不能免疫。”比拉维什说。
未来的一个大趋势是机器人的普及——假以时日,人将不需要自己开车、自己做家务,机器人可以全包。
预测师的工作在时间和广度上都跨度很大,既包括向房地产公司解释全球变暖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影响其销售量,也包括帮助计算机制造商评估外币市场的波动如何在未来几个月影响其业绩。
在经历过“9·11”和卡特里娜飓风这两场突如其来毫无预见性的灾难后,如今的预测师越来越多接到这样的请求:请预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给出对策。
还有的预测师将触角探向更远的未来,许多几十年前还看似空中楼阁的想法如今都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天天都在触摸的现实。比如,早在视频网站YouTube流行之前,就有人预测到了视频在互联网的流行。
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的预测师萨福主要是做技术方面的预测。他认为未来的一个大趋势是机器人的普及——假以时日,人将不需要自己开车、自己做家务,机器人可以全包。
美国智囊机构“全球未来研究所”的总裁詹姆斯·康顿则认为,将来人们的许多用品都会加入信息码,甚至衣服之间都可以相互交流。
当然,预测师也有出错的时候,在这一行业待得时间足够长就可以既品尝到预测成功的喜悦也体验到预测错误的尴尬。预测之所以难做出,是因为虽然是预测未来,但是预测师必须以过去作为参照。而世界的发展规律并不总是能在过去找到参照物,如上世纪90年代IT业的突然兴旺。
借助更加准确的数据跟踪技术,预测师可以对潮流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哪种颜色的毛衣卖得好,以及哪里会出现政局的不稳定,一目了然。
不过,近几年来,预测师拥有了新的优势——借助更加准确的数据跟踪技术,预测师可以对潮流形成更清晰的认识,从哪种颜色的毛衣卖得好,到哪里会出现政局的不稳定,都比以前更一目了然。
当然,大量的数据也很容易分散预测师的注意力,并且也很难让人区分出哪些重要,尤其是当一些数据来源本身就具有有一定的倾向性时。
许多从事预测业的人士表示,要想作出准确的预测,一个重要的手段是明白该听取谁的建议以及决定那些东西值得关注。预测师韦恩指出,有时她所在的“未来学院” 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潮流,但是可能最终决定这一潮流对公司的实践帮助不大所以不作出建议;或者,预测师们留意到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对企业很好的趋势,但是结果却是灾难性的。
有时,即便是最一目了然的发现背后也藏着很深的玄机。韦恩说,比如,人们从美国的人口变化中观察到美国人口在变老。但是现在的人们更加长寿,生活更健康,所以她认为这意味着,许多有关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经济状况的设想都可能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如果对人们还活在世上的时间进行一个数学运算,可能会算出,美国的人口在变得年轻。“所以我们不谈论老龄化,而谈论长寿问题。”韦恩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