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式决策:奇门遁甲在现代商业决策中的应用(一)

(2011-07-13 11:52:53)
标签:

杂谈

2010 113日下午6点,腾讯公司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鉴于公司核心业务面临被360软件扼杀的威胁,公司将不得不停止部分安装有360杀毒软件的qq用户继续正常使用聊天软件,用户必须在360qq之间二选一。“一石激起千层浪”,腾讯的这个决定迅速引来了网民潮水般的指责、抨击甚至谩骂,主流媒体也几乎一边倒地谴责腾讯的“网络暴力”,更有好事者引经据典威胁要起诉腾讯,几乎没有人愿意倾听腾讯所谓“迫不得已”的自我辩白。由于3Q之争损害到了中国数亿网民的切身利益,很快,国家工信部出面干预了,勒令二家公司停止争斗,重压之下腾讯不得不撤回声明,保证qq360软件可以兼容……腾讯因为上面的这个“艰难决定”导致其港股大跌,直接市值损失5亿元,国家工商总局则启动程序准备正式立案调查腾讯的上述行为是否违反《反垄断法》,日后一旦认定腾讯垄断成立,腾讯不仅将面临巨额罚款,而且还难逃“被分拆”的命运,至于腾讯因此在客户中造成的恶劣影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除。“企鹅教父”马化腾事后在业界大会上公开承认:腾讯公司危机公关能力不足,当时的危机决策的确存在严重问题……

3Q大战”可以解读的角度很多,但马化腾最后的公开表白显然是最发人深省的:企业家到底怎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如果事先就能预见到民意的汹涌、官方的反对,腾讯还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吗?

这就说到了事情的要害:决策。

决策,是每个人、每个团体生存与发展必须首先要做的事情,而且也是最关键的事情,因为决策代表着行动方向,决策决定着行动成败。在各种类型的决策主体中,作为身负巨大社会责任的企业家,这个群体的商业决策无疑是尤为重要的。据说,在马化腾作出这个“艰难的决定”前,已经连续多日“今夜无人入眠”了,相信也有N个专家事先为马化腾进行过决策评估,但qq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要为这个决策付出惨痛的代价。

其实不仅仅是马化腾。

著名财经记者吴晓波在精心研究了近三十年来上百个中国知名企业的失败案例后,他得出了一个最重要的结论:从健力宝到三株口服液,从秦池酒业到爱多DVD……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央视标王”、“商界巨擘”轰然倒地的首要原因无一例外都是因为重大的商业决策失误。没有一位企业家不愿意作出正确的决策,那么要怎样才能保证决策正确呢?

决策就是面向未来对行动方案的谋划与选择。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目前主流的商业决策方法主要有二种,即逻辑型决策与直觉型决策,前者主要依赖有效、充分的决策信息,后者则有待决策者大脑中的灵光乍现,但在真正的决策过程中,无论是高价值的信息还是霎那间的顿悟都是比熊猫还稀缺的,精确的直觉就像爱情那样“可遇而不可求”,而商业活动中垃圾信息的太多、黄金信息的太少又是逻辑型决策难以逾越的的天堑,这就是那么多身经百战的大老板在苦思冥想及至专家会诊、“头脑风暴”以后仍不时会跌落决策陷阱的原因。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家们摆脱决策困局呢?企业家能否在信息不对称的常态下做到“事先诸葛亮”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稍微有点出乎意料的是,这个答案不在西方德鲁克们的经典著作里,也不在现代商学院DBA的课堂上,它深藏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里,它是真正的“国之重器”,它从未轻易示人,它有一个神奇的名字——奇门遁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