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日学生刺母案”的心理分析和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标签:
上海留学生留日学生刺母心理杂谈 |
分类: 热点关注 |
上海留日学生小汪刺杀母亲的案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社会各界纷纷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个案件,而关于小汪是否有精神问题的鉴定也在进行中。
今天《拍案惊奇》的记者来采访我,请我就小汪的心理进行分析,并从专业的角度来初步判断小汪是否有精神病。
从整个案例的报道来看,小汪内心是一个高度以自我为中心、情绪不稳定容易突然爆发伴行为冲动的心理特点。原因很清楚,从小汪的成长经历来看,他的妈妈在教育他的过程中,过于溺爱他,而且几乎立即满足他的任何要求,而不懂得延迟满足孩子的需要。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小汪自幼非常自我,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由于没有经受过挫折,内心又非常脆弱,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情绪失控,情绪自控能力很差,特别容易产生愤怒的情绪,并将原因完全归结于他人,从不反思自己的过错。而妈妈在付出巨大的努力借债供小汪读书,这个压力妈妈独自一个人承受下来,导致小汪对于妈妈的付出也完全不理解,所以当妈妈再无法满足他交学费的要求时,小汪情绪突然失控,非常愤怒,完全不理解妈妈的难处和痛苦,自己完全被愤怒的情绪所控制,最后失控用刀捅了自己的妈妈,而当时由于情绪失控,大脑一片空白,内心只有愤怒和发泄。
所以,通过这个角度来看,小汪其实是个受害者,是妈妈错误教育的受害者!当然,妈妈就更可怜,因为她完全不懂得自己的这种教育方式会造成孩子的这种人格缺陷,更可悲的是,自己含辛茹苦却换来的是儿子刺向自己的愤怒!另外,在媒体报道之后,妈妈不顾自己的安危和痛苦,仍然希望儿子能够免于刑事处罚的想法非常明确,我们在感叹母爱伟大的同时,却为母亲的一而再的错误行为感到无奈。因为小汪需要接受法律的惩罚,否则以后他会变本加厉,原因在于小汪可能是患上了“冲动性人格障碍”的心理疾病。
首先,小汪并不存在精神障碍,因为他在刺杀他妈妈的时候,意识非常清醒,而且知道自己的行为伤害性,也就是说,他在采取伤害行为时有完全的自知力。诸位看一下他在看守所接受采访的说法就明白:
【看守所采访素材】
(那天发生了什么争执)
为我的学费问题,发生争执,然后,我一气之下,就作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你说你做了违法犯罪的事情,具体什么事情)
我用刀,砍了,捅了我妈妈
(你当时做这个事情,脑子在想什么)
我脑子里没有想
(你不知道对你母亲有什么后果?)
我没想过
(什么事情促使你要拔刀,为了学费吗?还是她刺激了你)
没有,一个很长的阶段下来,为了学费,或者我留学的费用,给又不给,然后唠叨,包括这次我特地从日本飞回来问她拿学费,因为电话里面说不清楚嘛,她一会儿给一会儿不给,把我激怒了,我特地回来问她拿学费,在机场的话,她还是说没有,或者说不会给我,在我旁边说了一系列的我不太喜欢听的话,然后甚至就是说,不可能给你钱,要钱的话,只有一条命。我脑子一下子空白,冲上去用刀砍了她。
至于他的亲人和家属说他在日本的时候因为压力巨大精神有问题,这要谨慎看待。因为他们在接受媒体采访前后不一致,原因很有可能是受妈妈救儿心切的影响希望通过精神鉴定小汪有精神问题而让小汪免于处罚,因此故意引导媒体。通过小汪的行为和成长经历来看,他极有可能存在冲动性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情感爆发和明显的冲动行为作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如果果真鉴定如此,那么小汪实际上是一个患者和受害者,但是他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因为他有自知力。
为了更明确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国内最权威的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CCMD-3)中关于“冲动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以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1
2
① 易与他人发生争吵和冲突,特别在冲动行为受阻或受到批评时;
② 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对导致的冲动行为不能自控;
③ 对事物的计划和预见能力明显受损;
④ 不能坚持任何没有即刻奖励的行为;
⑤ 不稳定的和反复无常的心境;
⑥ 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在偏好(包括性欲望)的紊乱和不确定;
⑦ 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或不稳定,时常导致情感危机;
⑧ 经常出现自杀、自伤行为。
通过这个标准来看,小汪完全符合“冲动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一个患者;从他妈妈的教育方式来看,小汪是家庭失败教育的杯具,是个受害者;最后变成了犯罪者。小汪的这个经历其实是典型的“人格障碍”者的人生之路。即首先他们是原生家庭错误或者不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其次是个受害者,最后如果没有经过系统有效地心理治疗,很有可能成为违法者甚至犯罪者。
所以,我们不能过于指责小汪,因为他是个受害者和患者,但是我们也不能埋怨她妈妈,因为她妈妈是非常爱他的,我们只能从中反省我们的教育方式,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延长满足孩子的需求,培养他良好的性格;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他的身体健康和学习上而忽视了最关键的人格和为人的培养;要学会求助,在遇到与孩子发生很大冲突或者持久冲突时,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不是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也许就是小汪和他妈妈能够给社会带来的财富吧。当然,不管事情发展的最后结果如何,小汪和他妈妈都需要接受规范的心理辅导和家庭治疗,否则这个杯具会持续,甚至最后危害到社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