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汩汩原创 |
简单的说,服装设计属于应用艺术范畴,有艺术化的服饰和实用化的服饰之分。实用化的服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自然不必解释;而服装的艺术化不仅是夸张的表现形式下强调设计师设计理念的结果,也是设计师尝试着对传统的服装形式进行改良、突破之后的成果。这样的解释似乎太概念化了,下面就以法国高级时装发布会中的大师作品为例,具体的谈谈为什么会有这些“不能穿”的衣服,以及这些失去“穿着”功能的服装的特殊意义。
众所周知,世界时装界中的大多规则来源于法国。按法国时装公会的分类法可将服装分为三类:一是高级时装(Haute Couture),如 Chanel (夏奈尔)、Christian Dior(克里斯汀·迪奥)等;二是高级成衣(Ready to Wear),如Kenzo、Max Mara等; 三是大众时尚品牌成衣(High Street Fashion),如Zara、MNG等。在每年二月和九月,分别于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美国纽约举办的时装周中的时装秀均为高级成衣发布会。其展示的服装大多以实用为主,只是偶尔出现几件艺术性强的服饰以加强时装秀的效果。而如Zara之类的大众时尚品牌并不会出现在世界四大时装周的舞台上。
除了四大时装周之外,世界时装界中还有一个更高的T台。只是对于大多数品牌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为只有十个品牌有资格在那里进行展演。每年一月和八月在四大时装周开始前,于法国巴黎举行的高级时装发布会(Haute Couture Collections)是概念化、艺术化服饰的发源地。包括为我们所熟知的Chanel (夏奈尔)、Christian Dior(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Lacroix(克里斯汀·拉克鲁瓦)、Jean Paul Gaultier(让·保罗·戈尔捷)、Givenchy(纪梵希)在内的十个高级时装品牌是Haute Couture 发布会的主角。因为这些品牌各自在四大时装周中都有相应的成衣发布会,所以高级时装秀如今已演变成世界上最顶级设计大师们发挥设计才能、强调设计理念、创造超越服装本身的服饰新形象的舞台。是引导服装服饰未来发展趋势和潮流的重量级演出。
如:1997/98年度,有设计“鬼才”之称的John Galliano(约翰·加利亚诺)入主迪奥,在高级时装秀的首次亮相是以中国旗袍为灵感的“中国姑娘”系列并大受好评,“中国风”潮流从此席卷世界。之后“鬼才”又有新作“埃及艳后”系列、“日本艺妓”系列等,完全将服装设计带入各民族相容阶段。至此可得出“不能穿”的衣服的意义之一:高级时装对成衣的发展有指导性作用。几乎所有高级成衣的创作都是吸取了高级时装的廓形与流行元素而后推出的。
又如:高级时装秀中出现的怪异的服装形态,被提高的腰线、被修饰过的臀形等都是设计师们用服饰修饰、改变人体以求更加完美身形所作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法国设计师维奥纳创造了45度斜向结构设计法;夏奈尔创造了对襟无纽的“夏奈尔套装”,穿越时空的成为时装史上永恒的传奇。这是“不能穿”的衣服的又一意义:高级时装是独特的时装IDEA研究所,研究创造服饰的造型以及时装新材料的运用。
再如:看过2005/06迪奥高级时装发布会的人们一定有所印象,2005年是迪奥创始人克里斯汀·迪奥先生的百年纪念,现任首席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导演了一场精美绝伦的时尚大戏,以此向迪奥先生表示敬意。时装秀开始于铃铃咚咚的声响和随之而来马车。从车上跳下的男孩欢乐的跑上前台,后面跟着的是衣着华丽的贵妇们,拉开了发布会的第一华章——迪奥的童年时光。全身以迪奥先生钟爱的灰蓝色为主,不同的是将19世纪初的厚重复杂的礼服改用轻薄的纱制作而成。之后还有穿着好似未完成的礼服出场的模特们,手腕上还绑着针线,以表示高级时装制作的繁琐过程。整场发布会用服装为唯一的媒介展示了由1947年迪奥先生创造的“New Look” (新形象)至今品牌发展的过程,可谓完美。这些“不能穿”的衣服所表现出的是超越了穿着功能的概念服装,可以表达情感、讲述历史,是高级时装与众不同的人文价值。
高级时装,这一时装界中的“阳春白雪”以其特别的经济、文化意义得以保留至今。LVMH集团首脑伯纳·亚诺曾明确表示:高级时装如同时装界中的设计实验室,是推动时装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力和价值。所以这些“不能穿”的衣服还会继续存在于世界时尚舞台。
汩汩/文
Style.com/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