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奥运会上看到什么?

(2008-08-22 08:20:41)
标签:

刘翔

中国队

北京奥运

郑洁

田径

女排

金牌

杂谈

分类: 冷眼旁观

冷眼旁观奥运之五

    
    第29届奥运会在本土举办,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奥运会上看到什么?估计没有多少人想过这个问题。
    奥运会的目的是“教育青年,激励社会”,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强调:“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是奥林匹克的精髓。”关注奥运会,我们应该将孩子也拉进来,利用体育比赛,点燃孩子自我教育和向善求美的自觉性,提升孩子的道德认知和意志力,同时激发孩子的体育意识。奥运会上的成功和失败,是孩子们思索和感悟的源泉。
    联合国秘书长的体育顾问、瑞士前总统奥吉有句名言“体育是人生最好的学校”,我们应该将孩子送入这所学校,让孩子吸收大量的比赛信息,并告诉他们,体育竞技不仅是要金牌,比赛更是道德的试金石,金牌可以不要,但不能不要道德高尚和公平规范的奥林匹克精神,不能不要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等体育精神。
    现在的孩子大多性格脆弱,遇到一点挫折就退缩,遭受一点打击就气馁,碰到一点阻力就打退堂鼓,难以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就需要提升孩子的意志力。奥运赛场上有拼命三郎的不屈不挠,有咬紧牙关的决不放弃,当然更有坚持到底的“冠军”。比如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坦桑尼亚选手艾哈瓦里在参加马拉松比赛中受伤,当他缠着绷带、拖着流血的伤腿一瘸一拐地最后一个跨越终点线时,全场数万观众起立,掌声经久不息。他说:“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他的言行蕴含的不仅是体育精神,更令人震撼的是“人格战斗力”,对孩子们来说,这种教育资源,是任何道德教材都难以比拟的。
    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不良问题十分严重。学生的肥胖率迅速上升,视力却急剧下降,分数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却没有同步。近视眼的比例,在大学已经达到80%以上,真可谓“今世进士尽是近视”。据说,跳高项目的校运会纪录,已经“屹立”了20年而没有学生撼动。
    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有利于提升人们特别是儿童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和兴趣,我们应该把这种“兴趣”转化为习惯,拥有一副硬朗的身板儿才是有价值的青春,没有健康的体质,干什么都力不从心。
    将强身健体当作生活的元素,将体育思考当作精神的构成,激活蓬勃旺盛的体育健身和锻炼意识,这就是奥运赋予我们的重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