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制度执行阳痿 审计屡被忽悠

(2007-07-11 08:55:50)
标签:

审计风暴

法不责众

羊群效应

野火烧不尽

违规行为

分类: 冷眼旁观

    自2003年6月23日审计署刮起所谓“审计风暴”以来,每年李金华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审计报告,都能激起新浪。
    每年所查出的问题都大同小异,每年的结果都一样。每年的审计报告都会披
露相关部委的违规问题和大额的资金,但总有一些部门总在报告中出现,而且相同的问题屡审屡犯,作为审计人,你会不会感觉这是一种耻辱?如何才能走出只闻雷声不见雨点的怪圈?

                  制度执行阳痿 <wbr>审计屡被忽悠    制度执行阳痿 <wbr>审计屡被忽悠    制度执行阳痿 <wbr>审计屡被忽悠
    之所以屡审屡犯,就是因为违法违规的成本太低、监督部门缺位。每年审计报告中披露大量骇人的违规事件,但是被问责的官员有多少?正因为如此,所以你审你的,我做我的,你李金华“报告”了,不但我的官照做,我的既得利益丝毫不受损害,而且你还替我“扬名”了。我佩服金华审计长,要是我,才不那么傻呢,凭啥让你忽悠?如果违法违规,必须用名誉、官位乃至自由买单,“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现象就会减少,傻大哥才去“赴汤蹈火”。
    从第一次“风暴”到现在,处理了多少高官?有人说袁伟民是因为审计风暴
刮倒的,我宁愿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这种说法。审计风暴没与官员问责有机的结合,所以每年处理的都是小官,真正签“同意”的高官却毫发未损。长期以来,我们已经形成了审计工作对事不对人的思维定式和习惯,处理以处罚为主,处罚也只对单位,审计风暴虽然有一定的震慑力,但对审计结果的运用缺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所以导致许多部门的官员敢于挑战法律,敢于挑战公众的
容忍底线,敢于忽悠审计机关,使大众“愤怒疲劳”,最后漠然视之。
    大家都知道在行政流程中,领导签字是启动权力行使程序的关键环节,如果领导不签字,大笔的专项资金不会走岔,这就是说,如果要问责,当然就必须追究到有签字权的官员,然而,每年被处理的都是那些处长、科长,最终签
字的那个人却安然无恙,继续在幕后为违规使用资金签“同意”。
    《天龙八部》里有个“带头大哥”,是萧峰终其一生追查的人,目的就是要
“追责”。管理学上有个“羊群效应”,头羊的行为如果没有被受到惩处,羊群中的其他成员也会“跟风”,这是一种典型的“行为复制”现象。审计报告中上榜的单位的主要领导如果不受到应有的惩处,就会有更多的羊加入其行列,中国
自古以来就有“法不责众”的“规矩”,违规行为能禁止么?
    金华审计长,你还是歇歇吧,每年都尽心竭力的审计,每年都声嘶力竭地呐
喊,结果还是伟哥(范伟)的下场,你知道民间叫你“李傻冒”吗?

    有人说这种现象是因为制度缺失,可我们的制度还少吗?《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公务员处分条例》还不硬吗?可是,在执行中却阳痿了,说到底,还是党*政一体造成的结果。

 

 

          金华审计长做的报告,除第一、二次我认真读过,其余没读,知道就那么回事。这次抗洪值班时因为不供电,无聊,就着烛光翻出今年审计署的报告,仔细读了,才发现仍然是那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