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个人原创 | 
医患矛盾座谈会纪实
这两天看了很多山西的名胜古迹,马上就要开始我们的重头戏了——医患关系调查。
7月16日晚上,太原市中心医院的王教授给我们主持了“医患矛盾座谈会”。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关系中存在问题造成的,首先王教授就医患关系的概念开始。王教授谈到,医患关系从广义上说,涉及到整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它的外延是很大的;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患者与医院与医生的相互关系。接着王教授对近年来医患矛盾加深的现状作了介绍,从媒体披露“天价医院”,到人们对医生,对医院的不信任,从医患矛盾层出不穷到新近出现的医闹问题,医患矛盾有愈演愈烈之势。王教授谈到,如今做医生的都很心寒,本来是一颗救人之心,但不被患者信任,甚至遭到人身伤害而没有相应的保护。
对于现在医患关系的恶化,王教授总结了几方面的原因:
(一)患者及家属期望过高。由于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知识的缺乏,造成他们对医疗行业的风险没有认识,使他们对愈后的判断过高。然而,医疗知识的不对等性却是不可避免的,普通的非医学行业的人不可能有与医生一样的专业知识,而医疗行业却是存在很多可能性的,人体本就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我们现在的医疗水平并不能治疗所有的疾病。这就造成在出现与患者/家属不同的医疗事件时,患者/家属毫无心理准备。在不知道事件的完全可能发生时,将责任全部认定在医生的头上。这一原因也是医生感觉到在医患矛盾中最主要的原因。
(二)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不够。医生不能够有效的与患者/家属沟通,不能将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对患者/家属进行告知,使医生在纠纷出现后不能够合理的保护自己。同时,王教授也指出,与患者沟通不足存在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来讲,大量超负荷的工作,等级医院的评审要求,对医疗文书的书写,以及为了避免医疗纠纷发生时证据的准备致使医务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埋头书写病历,完善医疗文书,从而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心观察病人的病变情况、与患者交流沟通。因此,医护人员花费大量时间从事与患者病情无关的事情,而患者却几乎见不到大夫。从主观上来讲,医务人员长期在医院工作,对一些病情不太严重的病人司空见惯,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加上医务人员固有的在医疗活动中应占主导思想的潜意识,使得他们不太愿意积极履行告知的义务,没有更详细、更确切的向患者交待疾病的治疗信息。由于上述原因所造成的沟通不畅,使医疗服务无法到位,从而引发患者的不满,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
(三)媒体无德。媒体对于医患矛盾的报导近年也非常之多,媒体的关注本是一件好事,但是,竟然出现错误的报导,而发现错误后竟然不作公开声明,使医生的形象大受损毁。例如,“天价医院”事件,后被发现并非如报导那样,医院收取费用与报导相差极大。而报导的不符事实,造成很多人对医生,对医院的误解,进而对整个医疗系统失去信心。事后,媒体并没有就此进行澄清,人们对于医疗行业的误解依然存在,而医生却无能力保护自己的形象。医患矛盾的恶化,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媒体无德惹的祸。由于媒体只关注自己的收视率,不顾事实的真实与否,而进行不负责任的报导,毁坏了大多数医生救死扶伤的高尚形象。
(四)医疗收费高。王教授认为将医疗收费高的问题怪在医院的头上很不公平。由于现在医院为自负盈亏企业,而先进医疗设备使用、维护都费用颇高,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医院无能无力,只好采取加价政策。
(五)医疗后果的不确定性。由于人体的负责,人类对其到现在还是有很多的未知。应该说,与未知相比,我们还知之甚少。误诊等问题在医疗过程中是不能完全避免的,这不仅在中国如此,在其他国家同样存在这些问题。
王教授还指出医生不能够有效的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也是医患矛盾容易出现的一个原因。
而现在又出现了“医闹”的问题,使医患矛盾雪上加霜。所谓“医闹”,是指很多患者/家属在发生医疗矛盾时,不采取正当的法律手段,而是纠集一批人到医院闹事,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并要求高额赔偿。医闹问题不仅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工作,还给医院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还威胁到医生的人身安全。
同学们听完王教授的讲座,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同时与王教授讨论了关于解决医患矛盾应该从何入手的问题,王教授认为应该首先从解决医疗费用高入手。而“医闹”事件对于医疗事业的影响,同学们也有了了解。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