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香山吟咏(三十韵部)

标签:
樾下客平水韵香山 |
分类: 京华挹翠 |

五律·香山吟咏(三十韵部)
五律·香山吟咏(一东)
迤逦恋松风,西山瑞气融。雨晴霞作片,日暮月初弓。
戏鸟留馀翠,幽花吝晚红。泠泠随梦去,惆怅下遥空。
五律·香山吟咏(二冬)
路僻行吟远,林深度几重。熙风依曲水,轻履上高峰。
细响悄吟涧,危流高应松。更听春燕语,慵坐误游踪。
五律·香山吟咏(三江)
冷霜随劲草,人老语无双。望闕疑山迥,巡天知雨淙。
丹风摇素壁,绛色入秋窗。莫恨清光尽,缠花奉碧幢。
五律·香山吟咏(四支)
秋老香山路,高深霜叶迟。日窥林逐暗,泉涤石偏奇。
细草风前弱,惊花影处危。几回沾滴露,秀色正迷痴。
五律·香山吟咏(五微)
曲径松云上,丹丹楼阁晖。轻寒秋晼晚,涩暮影依稀。
日向天边落,泉从石窦飞。满山黄叶急,冷露着人衣。
五律·香山吟咏(六鱼)
佛塔立高虚,峰开万壑余。衔云归树垒,扶月上僧庐。
杯盏流天影,灯花续御书。澄心伴禅夜,尘世梦全疏。
五律·香山吟咏(七虞)
丛林寄幽僻,夜气独清无。残壁龙蛇语,空山鸟雀呼。
井花香自汲,林月梦同孤。万象森如许,清心依未枯。
五律·香山吟咏(八齐)
春草自萋萋,行看日渐低,杏花流水畔,僧舍照崖西。
远树浮明魅,轻烟动彩霓。碧云望不见,知为乱峰迷。
五律·香山吟咏(九佳)
盘磴碧云路,看山秋益佳。谷晴云满户,荫密树缘崖。
绿缀前林苑,红飘独径阶。终思归白发,送老一幽怀。
五律·香山吟咏(十灰)
径深林曲折,独步到禅斋。花锁藏经阁,云封演法台。
忽惊尘起处,疑是有风来。莫道秋声急,枫红一夜催。
五律·香山吟咏(十一真)
晴山看不厌,草木似更新。合倚琉璃塔,斜铺翡翠茵。
坐风临渌水,吟浪染轻尘。久与世情远,云屏自问津。
五律·香山吟咏(十二文)
轩小能招月,深秋落叶纷。群鸦喧暮色,旅雁入高云。
山色空亭伴,钟声古寺闻。泠然对寒影,酌尽不成醺。
五律·香山吟咏(十三元)
迢递入禅门,轻阴夹路繁。钟鸣三世殿,香辨寸心痕。
瑞气临高栋,祥光度短垣。闲来游此地,听鸟一晨昏。
五律·香山吟咏(十四寒)
久慕西山胜,登高莫远看。攀岩千嶂迥,穿洞一池寒。
寺择峰俱簇,游当秋半阑。磬敲梵音起,聊已慰心宽。
五律·香山吟咏(十五删)
风霜积古涧,松柏蔽香山。默祷岁空老,高吟春自闲。
目澄观翠色,心静悟尘寰。愿借轩亭夕,翻经独掩关。
五律·香山吟咏(一先)
独步香山寺,禅门绕紫烟。断崖寒寞树,细草伏流泉。
路豁披云尽,堂虚得月先。石幢铭岁迹,不觉已衰年。
五律·香山吟咏(二萧)
古刹倚岧峣,青云上九霄。任愁天日疾,终与世尘遥。
慧鸟知钟磬,禅烟逐羽旄。晚霜催叶绛,开眼信山烧。
五律·香山吟咏(三肴)
晚秋转苍翠,风至暮山哮。瀑鼓吟枫叶,泉鸣滴露梢。
牵雷应未落,著雨自相敲。径僻游人少,相期语乱抛。
五律·香山吟咏(四豪)
日早登临处,牵尘紫气高。水光嗟俗态,山影话风骚。
寻乐同知往。携游共忘劳。悠悠迷归路,肆意纵诗豪。
五律·香山吟咏(五歌)
西山寻古刹,策杖独经过。山影拂红叶,鸟声喧绿萝。
观空尘虑尽,垂老胜缘多。欣得身闲早,疏狂一放歌。
五律·香山吟咏(六麻)
地敞千林月,秋飞万壑霞。闲来碧云路,窃寄野人家。
路逐溪流转,山行石磴斜。携朋亭内坐,共惜鬓边华。
五律·香山吟咏(七阳)
路转青林内,轩开碧汉傍。石房当雨湿,杉径度云凉。
晚蝶萦愁绪,寒花忆故乡。白云常在眼,淡薄不相忘。
五律·香山吟咏(八庚)
日出开清晓,盘缘独自行。溪深泉自盛,山远草重菁。
一处一花色,无时无鸟声。熙风净春色,吟赏倍牵情。
五律·香山吟咏(九青)
满谷春光媚,高轩雨色青。云萦峰色乱,林寂鸟声灵。
乘兴抒寥阔,舒怀发杳冥。登临犹自健,杖履不须停。
五律·香山吟咏(十蒸)
曾识西山路,缘阶拄杖登。人闲期独往,景秀每常凭。
暗滴轻霜降,斜晖勾月升。夕风无意绪,眺远忆高朋。
五律·香山吟咏(十一尤)
已谒香山寺,还寻涧壑幽。露凝衰叶绛,风度远山秋。
尽乐随情性,独行任去留。回眸钟磬处,香雾半沉浮。
五律·香山吟咏(十二侵)
来访云晴处,招提得便寻。空山犹识雨,坠叶不辞林。
宕石生泉啸,禅钟合鸟吟。众喧归一静,惟有客闲心。
五律·香山吟咏(十三覃)
水流每在曲,声色使人耽。雾桧晴无歇,涛松静不谙。
醒知听夜尽,梦即到江南。孤枕心何处,寒山佛一龛。
五律·香山吟咏(十四盐)
雨过爽能添,林深翠欲沾。依苔容石激,借日敌霜严。
远近清相和,盘旋仄不嫌。迷茫天一色,雾定晚烟恬。
五律·香山吟咏(十五咸)
西山觅旧景,山径绕丹岩。草色和香趁,杉阴带雨衔。
晴烟明月户,晚日落花凡。寄听林中鸟,独行且自喃。
香山
京师天下之观,香山当其首游也。丽不欲若第宅,纤不欲若园亭,僻不欲若庵隐,香山正得广博敦穆。岗岭三周,丛木万屯,经涂九轨,观阁五云,游人望而趋趋,有丹青开于空际,钟磬飞而远闻也。入门,廓廓落落然,风树从容,泉流有云。
香山有寺旧名甘露,以泉名也。泉上石桥,桥下方池,朱鱼千头,投饵是肥,头头迎客,履音以期。级石上殿,殿五重,崇广略等,而高下致殊,山高下也。斜廊平櫩,两两翼垂,左之而阁而轩。至乎轩,山意尽收,如臂右舒,曲抱过左。轩又尽望:望林抟抟,望塔芊芊,望刹脊脊。青望麦朝,黄望稻晚,皛望潦夏,绿望柳春。望九门双阙,如日月晕,如日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