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意大利--[十]教廷圣座'国中国'梵蒂冈-上

(2012-11-27 07:28:05)
标签:

意大利

梵蒂冈

圣彼得大教堂

米开朗基罗

贝尼尼

分类: 记忆意大利[12年8月]
2012年8月17日
旅程第7天,行程第六站梵蒂冈


梵蒂冈
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
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
这里是世界最小的主权国家,国土面积
0.44平方公里,国界以梵蒂冈古城墙为标志
这里是
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约1000人,公民大部分是神职人员,包括主教,神父,修女和著名的瑞士卫队。


就是这样一个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高地上,四面与意大利接壤的“国中国”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教徒心中的朝圣地。这里是以教宗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这里是全球天主教会的“中央政府”,圣座在这里向下属的全球各地的天主教会发出指令。

我不是一个天主教徒,或许我没有带着教徒对上帝的朝拜之心,但是我是一个艺术爱好者,我带着对艺术至高无上的朝拜来这里。曾经有人说过,艺术是为宗教诞生,这里集中了因天主教而诞生的绝顶作品,这个国家本身就是艺术珍宝,带着这颗想一睹瑰宝的心来这里朝圣

梵蒂冈的复杂宗教历史我没有办法一一记住或者理清,或许还是google一下比较快,这里不在赘述,除了文字,这里更是一个用眼睛去感受的地方。因为那些作品,是许多艺术家毕生的心血,这就足以展示这里至高神圣,恢宏磅礴的宗教历史了。



远远看去梵蒂冈沐浴在阳光下
http://s9/mw690/4a8f1ce6g7b24a12e35e8&690


圣彼得广场,也叫圣伯多禄广场Saint Peter's Square,是圣彼得大教堂前的露天广场,长340米,宽240米,可容纳50万人同时祈祷。中间是著名的圣彼得大教堂,教堂两侧由两组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象征耶稣基督张开双臂拥抱众生,柱廊形成三个走廊恢宏雄伟。共由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组合成四排,这些石柱宛如4人一列的队伍排列在广场两边,柱高18米
http://s16/mw690/4a8f1ce6gcf6e4caf1aff&690

http://s1/mw690/4a8f1ce6gcf6e4cef30c0&690


广场主体前方是圣彼得大教堂,也叫圣伯多禄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是天主教的中心教堂,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因为2.3万平方米的面积成为世界第一大教堂。这里最高主体建筑约45.4米,长约211米,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拉丁十字架的结构,造型非常传统而神圣的,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
http://s1/mw690/4a8f1ce6g7b24a1528280&690


圣彼得大教堂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堡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上修建的,称老圣彼得大教堂,于西元326年落成。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由尼古拉五世颁发重建命令并于1506年破土动工,之后就是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先后聚集了意大利最优秀的各建筑大师布拉曼特来了,米开朗琪罗来了,德拉·波尔塔来了,卡洛·马泰尔也来了,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一脸肃穆的教皇乌尔班八世主持落成典礼。
http://s6/mw690/4a8f1ce6gcf6e4d703335&690


教堂中央高大而精美的圆顶曾 有过百年的波折,最先是布拉曼特于1506年设计,1514年他去世后拉斐尔接替了他。六年后,拉斐尔也去世了,教会对教堂顶部借鉴哥德式的设计,强调黑 暗与光明的对比,采用了玫瑰花窗,于是出于对教堂入口处的光线对比效应的考虑,圆顶被取消。后来米开朗基罗在71岁高龄时接替了这项工作,以“对上帝、对 圣母、对圣彼得的爱”的名义,恢复了圆顶他 对原来的设计进行了局部调整,将教堂的罗马式的半圆形拱顶改成了拱肋式的大穹窿,使教堂的视觉效果更加宏伟。由于工程的浩大,米开朗基罗最终没有看到他设 计出的圣彼得大教堂建成后的样子,17年后,89岁的他也应上帝召唤逝世。但令人欣慰的是,后来接任他的建筑师都忠实地执行他的设计方案,现在人们看到的 圣彼得大教堂或许正是米开朗基罗所希望看到的样子。
http://s3/mw690/4a8f1ce6gcf6e4dc22b12&690


广场建于1656至1667年,那不勒斯人巴洛克艺术之父贝尼尼主持设计施工,他的手笔赋予了广场上排成四行的284根托斯卡拉式柱子永恒的生命,柱子上方美妙绝伦的140尊圣者塑像几百年来诉说着这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天才的名字
http://s10/mw690/4a8f1ce6gcf6e4dfebce9&690

http://s4/mw690/4a8f1ce6gcf6e4e6c9a73&690

http://s13/mw690/4a8f1ce6gcf6e4ed4d5bc&690


大教堂的外观宏伟壮丽,正面宽115米,高45米,以中线为轴两边对称,8根圆柱对称立在中间,4根方柱排在两侧,柱间有5扇大门,2层楼上有3个阳台,中间的一个叫祝福阳台,平日里阳台的门关着,重大的宗教节日时教皇会在祝福阳台上露面,为前来的教徒祝福。教堂的平顶上正中间站立着耶稣的雕像,两边是他的 12个门徒的雕像一字排开
http://s11/mw690/4a8f1ce6gcf6e4f2ff91a&690


走进这个广场只能说2个子--震撼。
广场略呈椭圆形,左右完全对称,前面有一条灰石铺成的国界线,地面用黑色小方石块铺砌而成。

http://s14/mw690/4a8f1ce6gcf6e4f958eed&690


广场中矗立着一座方尖石碑,铜狮之间镶嵌着雄鹰,作展翅欲飞状。这座石碑原是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为装饰皇宫旁边的圆形广场,从埃及运来。1586年,教皇西斯廷五世 下令将石碑移至圣彼得广场。据说为此曾动员900多名工人、150匹骏马和47台起重装置,花了近5个月时间才完成移动,但是由于该碑是埃及异教用于崇拜 太阳神的宗教的偶像,因此受到了其他基督教教派(特别是新教)的长期争议。方尖碑两旁各有一座美丽的喷泉,涓涓的清泉象征着上帝赋予教徒的生命之水。
http://s16/mw690/4a8f1ce6gcf6e4fe6e93f&690

http://s7/mw690/4a8f1ce6gcf6e5054ec26&690


圣彼得教堂从兴建、到经历多次的扩建和改建、再到最后装饰完毕,总共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而这一个过程正好是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发展壮大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圣彼得教堂建筑史也就是基督教发展史的一部分
http://s1/mw690/4a8f1ce6g7b24a1ab3f40&690


走进教堂,我只能说内部华丽的装饰,美到令人惶恐不安,令人窒息
http://s11/mw690/4a8f1ce6gcf6e5356caea&690

http://s14/mw690/4a8f1ce6gcf6e539f049d&690

http://s13/mw690/4a8f1ce6gcf6ea07ff65c&690




圆 顶廊檐上有十一个雕像,耶稣基督的雕像位于中间,廊檐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的是格林威治时间,左边的是罗马时间。两重结构,内部很明亮。圆顶下是教皇的祭 坛,用贝尼尼创作的‘青铜华盖’覆盖着。独特的扭曲的粗圆柱很引人注目。下面的礼拜堂里有圣彼得的墓。墓前跪着的是由新古典主义雕刻家卡诺巴作的教皇庀奥 六世像。里面上部有彩色玻璃作的鸽子,下面装饰着贝尼尼作的巨大的“圣彼得的椅子”,里面包着据说是圣彼得使用过的木制的传教座椅。左边的楼梯通往教皇的 地下陵墓。
http://s3/mw690/4a8f1ce6g7b24a2041352&690


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於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
http://s8/mw690/4a8f1ce6gcf6e549c1aa7&690


青铜华盖是被尼尼的雕制。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援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著朝圣者举行弥撒
http://s6/mw690/4a8f1ce6gcf6e55137285&690

http://s9/mw690/4a8f1ce6gcf6e55687028&690


鸽子是基督教的圣物,传说当年是鸽子传达了基督的信息,鸽子是天堂信息的传递着,这就是为什么欧洲到处都在放养鸽子的原因。
http://s2/mw690/4a8f1ce6gcf6e55be8271&690

http://s12/mw690/4a8f1ce6gcf6e5623fbeb&690

http://s13/mw690/4a8f1ce6gcf6e567b6e8c&690

http://s14/mw690/4a8f1ce6gcf6e56f5d36d&690

http://s5/mw690/4a8f1ce6gcf6e576c7044&690

http://s13/mw690/4a8f1ce6g7b24a26097fc&690

http://s7/mw690/4a8f1ce6gcf6e58211396&690

http://s1/mw690/4a8f1ce6gcf6e59db6410&690

http://s9/mw690/4a8f1ce6g7b24a2a0d2e8&690


教堂内部穹顶则是直径42米,离地面120米,一束阳光从圆穹照进殿堂,仿佛那圆穹就是是通向天堂的大门。
http://s12/mw690/4a8f1ce6gcf6e5aaddabb&690


米开朗基罗24岁时雕塑作品《圣殇》,呈现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情感在作品中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这里所表现的圣母痛苦状与米开朗基罗以後的作品迥然不同,而且这是米开朗琪罗唯一一件签名作品,其名字就在圣母身上横跨胸前的饰带上。
http://s4/mw690/4a8f1ce6gcf6e5b033663&690

http://s15/mw690/4a8f1ce6g7b24a2bde55e&690


精彩绝伦的雕塑和绘画
http://s6/mw690/4a8f1ce6gcf6e5bb9de75&690

http://s6/mw690/4a8f1ce6g7b24a2d08d25&690

http://s5/mw690/4a8f1ce6gcf6e5c8caab4&690


耶稣基督,诞生在铺满干草的马槽边,除了贫穷的父母就只有动物在旁,若他是神,他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凡间疾苦,若他是神,那他的生与死,始终都立与众生安乐之后,世界一直在期盼耶稣临世的福音,世界上的宗教都有共同之处,无论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始终都是人们心灵深处指引的声音。
http://s10/mw690/4a8f1ce6gcf6e5d03ec09&690

http://s1/mw690/4a8f1ce6g7b24a2f01d70&690

http://s14/mw690/4a8f1ce6gcf6e5dc28b4d&690

http://s5/mw690/4a8f1ce6gcf6e5e28de54&690

http://s3/mw690/4a8f1ce6gcf6e5e90a6d2&690

http://s7/mw690/4a8f1ce6gcf6e5efb29a6&690

http://s5/mw690/4a8f1ce6gcf6e6111d5c4&690

http://s3/mw690/4a8f1ce6gcf6e616cdc62&690

http://s11/mw690/4a8f1ce6g7b24a362959a&690

http://s6/mw690/4a8f1ce6gcf6e6232fdd5&690

http://s14/mw690/4a8f1ce6gcf6e62add11d&690

http://s14/mw690/4a8f1ce6gcf6e63463ddd&690


教皇的地下陵墓入口
http://s6/mw690/4a8f1ce6gcf6e63a1b955&690


历代教皇表
http://s16/mw690/4a8f1ce6gcf6e641b478f&690


教皇的标志
http://s5/mw690/4a8f1ce6gcf6e6486c854&690


大教堂左边的大门有著名的瑞士卫队守卫,瑞士卫队原名教皇卫队,他们身穿红黄蓝三色条纹的古代骑士服装,手握长戟,威风凛凛,传说1527年5月6日,哈布斯堡王朝的军队血洗罗马城,教廷卫队中其他国家的人全部逃散,只有瑞士人顽强坚守,147名瑞士士兵为保卫教皇流尽最后一滴血。瑞士人以自己的忠诚和勇敢赢得了教廷的信赖。当时的教皇非常感动,于是决定世世代代雇佣瑞士卫兵保卫教堂,从此教廷卫队只招收瑞士籍的天主教徒,卫队名称也有“教皇卫队”改为“瑞士卫队”。
http://s8/mw690/4a8f1ce6gcf6e64f15737&690

http://s12/mw690/4a8f1ce6gcf6e654531bb&690


夜晚的圣彼得广场灯火辉煌
http://s5/mw690/4a8f1ce6gcf6e659c0a74&690

http://s7/mw690/4a8f1ce6gcf6e65e56ec6&690

http://s5/mw690/4a8f1ce6gcf6e66536d04&690

http://s5/mw690/4a8f1ce6gcf6e7da48eb4&690

http://s10/mw690/4a8f1ce6gcf6e7e5fbc59&690

http://s9/mw690/4a8f1ce6gcf6e7ea21ca8&690



饱餐一顿
http://s7/mw690/4a8f1ce6gcf6e7efd20b6&690

http://s9/mw690/4a8f1ce6gcf6e7f4a4a88&690

http://s2/mw690/4a8f1ce6gcf6e7f9650c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