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吴鸿清老师的书法课

(2017-01-22 00:33:52)
标签:

转载

分类: 书法
原文地址:吴鸿清老师的书法课作者:青青

今天,和老公一起赶到华景去听 吴鸿清老师的书法课,学得好呢实。首先,吴教授从宏观到微观,让书法变得那么可亲可近,让我们感到清明透彻。首先他给我们简单分析了学书法的目的:从实用上书法似乎没用了,我们练习书法一是修身养性,使生活充实,身体健康写字能把世界都忘了,二是作为中国人的基本素质,是综合素质的一种表现,然后教我们学习书法的秘诀、关键、方法,最后细致捺、弯钩、竖钩几个几个困难的笔画,既是让我们理解运笔,怎样做到线条吻合,同时也是让我们先克服难点,对以后的练习也有了信心。尤其是讲到“勾”,教授不断演示“转笔一推”,老公在旁大悟道:哦,原来“勾”不是写出来的,是推出来的啊。

让我感触最深的颠覆性的观点是:

1、练字不要有多余的动作。他拿古代人用毛笔一天写一万字来说明,如果真想象我们教科书上那么多多余的动作,是完不成的,所以,我们一开始练就注意自然地运笔,顿笔、收笔,不要有哪些回旋往复的多余动作。这一点我感触很深,很多做事认真、基础还不错的孩子写字慢就因为教书法老师教的哪些多余动作。而我自己也有多余动作的坏习惯。吴老反复说“写下去,不要有想法”,我们练习也要这样提醒自己。

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要又快又好,都要干脆利落,不要有多余的动作。“不要多余的动作”,我平时就是这样提醒孩子排好队的,再想到做别的复杂的事情,更是这样,多余的动作,让我们精力旁移,不但慢下来,反倒效果也不好,就像我写毕业论文,平时东看西看,东翻西翻,几个月都写不出来,即使写出来还主题不集中,等到要交了,立足一个思想,就一个劲的写,结果一个晚上就写出来了,老师还表扬我思路清晰。其实,“画蛇添足”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2、毛笔书法难,难在两个方面:一是笔试软的,难以控制,用笔就难;二是汉字难。用这么难掌控的笔,写这么难写得字,关键是坚持,才有手感。忽然,我想到:之所以书法史艺术,能挑战人的耐力的,一个终身坚持的简单的事情,必定会升华为艺术。

3、练字练的是功夫。北方人说功夫就是武术,其实我们的书法也特别考究功夫。功夫到,滞塞通,练字的道理与其他任何学问的道理是全然贯通的。

 

老公回来也总结收获是多方面的:
一、学习书法的秘诀:摹帖。要静心。笔与线条要吻合。
二、成功的关键:坚持。每天20分钟练习。即使不写字,随便写也有好处。
三、练习书法的目的:修身养性、静心养神。
四、书法学习五力:毅力、定力、眼力、脑力、手力——这些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五、执笔方法:执笔无定法,要是虚而宽(苏东坡语)。只要笔与纸垂直即可。颠覆了传统握笔姿势。
六、书写姿势:脚与肩同宽。腰、脖挺直。
七、入门:摹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因有3个有助于。一是练中锋。二是练提笔运行。三是书写性强。
八、运笔三步骤:起笔、行笔、收笔。
九、每天练习的保存一张。写上日期,以备日后比较。
十、入门不一定从楷书入手。有人从行书入手。行书写得很好,楷书不行。其话在前年白云山摩星岭听书法的老师傅讲过。

    我们决定,要坚持练,然后带动孩子也练。现在,我们儿子在班上最小,四岁半的孩子要用细小的硬笔写数字,写得很艰难,我们没有强求他,但他们班的孩子已经都会了,就我们孩子不会。似乎我们孩子的书写在起跑线上输了,但我相信,他会是书法这个马拉松的最终胜利者,因为我们会带他从软笔开始,并坚持。

正如同学们说的“吴教授真是大家,在他的点化下,那么难练的毛笔变得如此简单。吴教授讲书法,一听就明白。”明白是明白了,关键是要练习,要坚持练习。我们都是有志于传承传统文化的,一定要把书法练习坚持下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