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田英章老师面授课堂笔记
(2013-03-28 00:47:42)
标签:
转载 |
分类: 书法 |
(翼之整理课堂笔记)
第一课.
一、横。
(横容易犯的毛病是起笔过粗)
二、悬针竖。
(悬针竖有个变化过程:头粗腰细,然后变粗再细下来出锋,很多人写这竖是从重到轻然后出锋,没有经历过粗细的变化)
三、垂露。
(垂露分很多种,有一笔直接下来写成的,有左靠右回锋的,后者和横回锋的道理是一样的,到最后回锋的感觉都是像写不好,修一下,慢慢体会)
------------说到横和竖,首先想到的是陈乃中大哥,他的长横长竖笔力惊人,看过他写这两笔有种入木三分的快感。单论笔力,此论坛目前只有祝金廷老哥可以和他匹配(个人认为,并没有其他意思)。
四、右点。
(右点个人体会是顺锋入,侧锋行笔,直扑下去然后向右下角拉笔,其中刚扑完到拉有一个向左很微妙的动作,慢慢体会)
第二课
一、撇。
(撇,很容易写,应该是所有笔画里面最好写的一笔,但正因为它好写,所以大家都容易忽略,少用工,所以看很多人写撇写对,但写不出味道,包括我以前也不重视撇的写法,现在才发现它的重要性,很难写出味道,大家要慎记,不要对这笔抱以轻心)
-----写到撇,不能不提易志勇。田老师有种撇有意无意间出锋时是有点交叉的,很有立体感,特有味道(不知有几个人注意到?),而易志勇为了练这一笔花了三个多月,专攻这一笔,所以看他后来写的“野岸”,这一笔表达得非常有味道,大家可以去临摹与创作版块找他的字出来看看。
~_
交叉撇请看田英章老师的视频《兰亭序技法精解》,里面的“相”和“于”有这一笔的写法,请慢慢体会!
二、捺。
直捺:“出刀时要顿一下,作用是有一个角,但这角不能太锐太明显,但一定要有这动作,否则平滑出去,不精神且难看。”
体会:写捺时中锋行笔后顿笔,然后保持笔锋上不动,下动,有点捻管,逆时针动作,出锋时向下有一细微的动作,把锋压平行。
-----------写到捺要提一下王丽,很多人觉得王丽写得很好,其实她是个天才,她的手感是我目前见过的最好的一个,她06年才开始学书法,不过要照顾网上的生意,只能抽空闲时间写字(听志勇说有时忙起来N久都动不了一次笔),学书时间短又少动笔,但能写成现在这水平,不能不感叹造物者的不公,呵呵。当时她看完我笔记,马上把捺写得非常好,最重要的是她直接出锋就把锋压平了,不需要多余的动作,吓了我一跳,那么好的手感让我羡慕啊,希望她能好好用功,别浪费那么好的手感。
第三课
一、心钩。
(心钩出锋的地方不是水平的,是稍微往上翘的,出锋时有一个很微妙的提笔动作,个人认为本质上是两笔,但用了一笔写成的笔法,所以难度就变大了,表达不出我的意思,慢慢体会)
二、斜钩。
(老师分别示范了一笔和两笔的写法)
体会:想一笔完成很重要的一点是最后有一向右的大动作,顿笔后笔锋上动下不动,向右上捻管出锋,上有一弧度,下直推而上。
-------------这一笔一定要提的是田雪松老师,他这一笔得太有味道了(其它笔画他写得也很有味道,但我觉得这笔特有代表性),大家可以找他的《古今名句楷法精解》这本书好好体会。
第四课
一、竖钩。
(下一次去上课,田老师很惊奇“写得不错啊,一周就学会了?”,这要多谢廉新民大哥,周六上完课周日跑去请教他,他告诉我经验,就四个字:驻,切,跪,弹)
体会:出钩是在竖的中心线下面,不能偏左或偏右,普遍人犯的错误就是偏左,和竖的左边在一条垂直线下,所以钩不稳。写直钩最关键就是在弹,跪时大胆往里跪,弹时不是直接往上弹而是往左前方弹,所以有一个很细微的从外往里撩的动作,掌握不了这动作,就写不好这钩,但这动作用语言表达不出来,手不授心,慢慢体会。
-----说到竖钩不能不提夏梁,她写竖钩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一竖笔下来“啪”的一声钩就出来了,速度够快,钩够潇洒,连万寿居士大哥和陈乃中大哥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想而知夏梁这一笔多么动人心魄,不愧为田老师门下第一高徒。
二、竖弯钩。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