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米的财技

(2012-11-14 15:51:26)
标签:

财经


  谷歌最新的Nexus 4手机在10月30日发布,这是由谷歌公司与LG公司合作制造的手机,采用了谷歌最新的Android 4.2系统。
  就在同一天,小米2代刚刚完成第一轮销售,5万台手机在不到3分钟的时间被一抢而空,对于有意购买小米的用户来说,他们只能等到11月中旬的第二轮25万台发售,再加上1周左右的配送期,这意味着要到12月初才能真正拿到手机,小米的这一做法也除了被外界指责“饥饿营销”外,更是被称为“期货手机”。
  小米手机历来以“高性价比”为卖点,1999元的四核手机在今年8月份宣布发布时极具吸引力,按当时的市场价格,主流四核手机至少在3000元以上的售价,而小米公司CEO雷军也坦言,小米2代在当时的制作成本高达2350元。如此一来,小米如果在同期发售,亏损将达到上千万。
  在这一点上,谷歌的定价给予了回应:与小米2几乎同配置的手机在10月底就可以将成本压缩在1999元之下,而且尚有利润空间可图。谷歌Nexus 4的8G版本售价为299美元(约为1890元),16G版本售价为349美元(约为2180元)。
  实际上,硬件生产中一个重要的规律是,生产数量越多,摊薄到每一部手机的成本也就越低。而对小米手机来说,策略在于手机发布前的几个月要控制销量,因为那正是利润极薄时。此后小米要持续不断挤牙膏式地预订造势,不断提醒用户来抢购产品。等到几个月后,硬件的成本真正降下来,才进行批量交付,这也是每部手机利润率最高的时候。小米1发布4个月后销量刚刚破10万部,但其累计销售量早已突破320万部,而在进入今年5月份后,他们不但不会控制销量,更是在一些特殊阶段打出促销活动来清理库存。
  这是小米“财技”的核心所在:先抛出低价聚合购买需求,然后利用时间差,解决资金流。待到几个月后交付时,生产成本已经迅速下降,让小米达到丰厚的利润。因此,其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大多是小批量生产,然后再视销售情况来选择是否继续加码生产。这种在网络进行预售的方式,能让手机厂商在第一时间掌控整体销售量以及迅速回笼资金,相比传统手机厂商的模式,雷军显然少了库存的烦恼。
  不过,这种玩法并非是雷军首创,另一家国产手机品牌——魅族才是这种玩法的鼻祖。不同的是,魅族通过实体店预订聚合购买需求,预估出整体销量,然后通过限量发售的方式,在新品发布几个月后待成本下降再交付到消费者手上。

  此类“玩法”在业内毕竟为少数,但对于一直急迫切入手机行业的互联网企业而言是一大福音。低库存、充足资金链等现象完全切合互联网企业的“快公司”需求,而随着互联网大军的纷纷杀入,势必会影响到传统手机厂商固有的游戏规则。

  (11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