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安徽旅游鸠玆古镇芜湖徽文化 |
分类: 安然行摄 |
鸠,传说中凤凰图腾的一种;玆,在此的意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鸠兹古镇,从《诗经》中传唱而来,穿越千年时光,袅袅施施然。山绕清溪水绕城,楼台亭阁古韵浓,仿若诗经开篇诗作《关雎》中的那位女子,婉约婀娜,传奇曼妙,初见便怦然,为之倾心。
鸠玆千载,徽韵芜湖。鸠玆,正是芜湖历史上最早的城名。早在春秋时期,芜湖即因“地势低洼,鸠鸟云集”,鸠鸣于兹,得名鸠兹;清代康熙版《芜湖县志》也有记载:“鸠兹,芜地也。芜之见《经》,始此。”
地理位置上,芜湖扼长江之要冲,东临苏沪,西接湘鄂,南通浙赣,北达中原,居长江三角洲地带,舟车四通八达,为商贾抢滩云集之地。《左传》载:“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春秋时鸠兹城不仅吴国的军事重镇,也是军事港口和后勤供给的基地,自古享有“江东首邑”、“吴楚名区”之誉。
芜湖城东北部有一条肩挑长江与青弋江的奇特河流,名扁担河,也是历史久远,自古繁华。早在北宋,卓越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在此修圩,仁宗皇帝赐名“万春”。扁担河连通万春圩,交通便利,物产丰美;千年以来,万春圩造福一方,影响犹存。南宋时,这里即为草市,元代已成为芜湖重要商埠,也就是流传已久的鸠兹老街。
天下徽商,兴于鸠玆。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为中国三大商派之一。500多年前,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徽商,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个传奇。五百多年前,“新安一族”走出逶迤大山来到鸠兹,从此驰骋纵横百年,笑傲南北商界,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在“无徽不成镇”的明清时代,徽商的足迹几乎遍及天下。皖南门户、长江流域重要商贸中心的鸠兹,自是徽商风云际会之所。明朝年间,鸠兹老街成为徽商重要的“宜贾宜居”之地;到了清代中期,这里更是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徽商“扎堆”的徽帮雄镇,也是徽商走向全国的发源地。
徽忆千年,寻梦鸠兹。鸠玆古镇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经纬二路的新华联梦想城附近,入口门楼高大古朴,正中主楼上方悬有隶书“鸠兹古镇”的金字匾额,下方大理石照壁又刻有“鸠兹古镇”黑色正楷字,隽雅而醒目,两旁对称刻有龙凤团花浮雕,气派典雅。
徽俗徽建徽戏,自有千年古韵。“徽商文化”氛围深浓的鸠兹古镇,整体建筑风格采用徽派古民居,粉墙黛瓦、马头墙、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规模宏伟、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尽显徽派建筑的精髓。其中装饰在门罩、窗楣、梁柱、窗扇上的砖、木、石雕皆为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的徽派三雕,工艺精湛,形式多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呈现原汁原味徽派建筑之美和神韵。
徽商百杰纪念馆,展示着芜湖及徽商发展历程及杰出人物生平经历,徽商人物百杰谱,将包括著名思想家陶行知、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在内的安徽历代杰出人物的故事尽数展现。天井里设置了琴、棋、书、画四大主题,以古代名士蜡像和器具场景,展示着徽商重读书、识礼节、扬文风的生活场景。二楼还以半身铜雕塑像和人物故事介绍了近百位徽州地区的名人,其中有“谢裕大”茶行的创办者谢正安,有清代著名的盐业徽商巨富江春,有胡氏茶号经营者胡增钰,有宫庭用剪的创始人张小泉……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介绍详实,历代俊杰的昔日风采,犹在眼前。
道义行天下,平安走三江。大江镖局以真实场景全面展示徽州镖局的历史沿革、组织机构与经营管理等内容。大江镖局的最大特点,是以“水上镖局”的形制打造。镖局前门庭院,设有射箭靶场与练武场,议事厅中陈列着镖船,左侧有镖局的陈设厅,包括大掌柜房、仓库、金库、卧室等,不仅展示了古代行镖的生活用品、镖局的内部管理制度,还陈列展示各种古代押镖暗器,让人大饱眼福。
古镇典当行,是一个二层结构的小楼,内里逼真还原晚清时期当铺的现场交易场景,从当铺环境,到典当人物都细致入微地呈现了出来。一楼是正在进行典当的交易现场,高高的柜台后,身着晚清服饰的管事正在接待想要当东西的女子;二楼是掌柜房、鉴定室、仓库等场所。掌柜房里陈设齐全,账桌、笔架砚台等书写用具应有尽有,戴着眼镜的当铺掌柜,正伏案书写着“当票”。
鸠玆古镇里时不时会有古装实景演出,比武招亲、大江镖局、黄梅戏、折子戏等等。不同时段不同内容的演出,一场接一场,精彩纷呈。初到古镇,不经意间就邂逅了不倒翁小姐姐、古城旧事巡游、古风余韵黄梅戏、镖局出征等演出,服装道具精美,表演的人儿专业认真,看的人眼花缭乱,让人沉浸其中,宛如穿越。
让民族文化回归故里,让文化旅游滋养城市。徽派文化中的新安理学、新安画派、徽州文房四宝、徽州商帮、徽派建筑、徽派雕刻、徽剧、徽菜等等领域之广、造诣之深、贡献之大、影响之远,令人惊叹。鸠玆古镇,有着岁月静好的模样,也有着浓浓徽文化氛围,让人忘记时间,却多一份感受,恬静愉悦,流连不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