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之初,性本善。教导宝宝多做好人好事、助人为乐,培养宝宝富有爱心,善良勇敢本性,无疑是天下父母美好的初衷。可时下诸如“彭宇案”、“小悦悦事件”不断发生,越来越多负面新闻产生,一幕幕人性麻木、冷漠的画面在生活里展现,令父母们在教育宝宝们时感到惶恐而无奈。教助人为乐吧,担心宝宝上当受骗;明哲保身吧,又会使社会更趋冷酷无情,不利社会发展,不利宝宝健康成长。助人为乐还是明哲保身,成为一个教育难题,摆在父母面前。
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和宝宝外出,搀扶老人过马路,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路上拾到东西,主动上交,这些助人为乐基本品性,是父母一定要做到的。鉴于目前社会现状,个人觉得可以,对宝宝进行些“实用性教育”,鼓励宝宝乐于助人同时,也要灌输宝宝“见义智为”的理念,对需要帮助的人援助前先衡量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再决定是否出手。眼下晶菁宝宝还小,我只告诉她,帮助别人,只从家人、朋友做起就够了。对陌生人的帮助,还是交给大人来完成的好。
有段时间,一个乞丐经常在我们这里出现,每天进出都会遇到。开始的时候,我总要给些零钱,可有次见位老人在给他一毛钱钱后,被他扔出,还狠狠说着什么。以后我便没再给这乞丐钱,陪同我一起进出的晶菁宝贝见了,问道:姑妈,你不是说那些人可怜,怎么不给钱钱了?我想了想,告诉晶菁宝宝,那些人是骗钱的。宝宝毕竟太小,思想很单纯,看事物都是表面、简单、直接的,再加上我们平时都是教育宝宝做人要仁慈有同情心,所以她很不理解,乞丐为什么要骗钱,我又为什么不给。实话实说告诉宝宝,这世界到处充满谎言和欺骗,显然不好。该如何对宝宝解释这些呢,我觉得与其掩饰逃避不如直视正面对待。于是,我对宝宝说:这人可以干活自己挣钱,可是他懒惰,不愿意干活,这样的人不值得同情!相信随着宝宝慢慢长大,会渐渐明白我的话,也懂得人要靠劳动获取财富,想不劳而获是可耻的道理。
这世界光明与黑暗、争议与邪恶、诚信与欺诈,都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因此,父母对宝宝进行正面引导,用宝宝能理解和感知的方式面对,训练宝宝识别“真善美、假恶丑”的慧眼,培养宝宝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如此,相信宝宝会避免伤害,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有爱心的人,我们的社会,也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有温情,越来越活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