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梦萦中的韶山故园,钟灵毓秀,当是一幅绝好的山水丹青画。阳春三月,菜花黄灿灿,满怀崇敬与期待,马不停蹄奔赴韶山,欲在明媚的春天,与红色圣地来次亲密接触。


韶山历史久远,古属荆楚,相传舜帝南巡至此,见风景优美,遂奏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故此得名。一百多年前,清代举人戴炯在《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族谱》卷首所作《老谱序》中记述:“湘之西有韶山,山重以复,泉洁流长,茂林修竹,云气往来,中可烟火百家,田畴沃壤。夫山水秀绝,必生奇才。”果不其然,若干年后的1893年,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这里诞生。



故居坐南朝北,依山面水。屋前的池塘和南岸塘紧相毗邻,清水莹莹,风拂过,涟漪缕缕;屋后青山绵亘,松竹环绕,郁郁葱葱,这一切,把一栋普通农舍映衬得生气盎然。





时光流转,岁月蹉跎,故居貌依旧,只是屋前增添了站岗的战士,池塘边也修起了水泥路。故居前,朝圣的人们永远拥挤,络绎不绝,人头攒动。















故居是一座“凹”字型土木结构建筑,泥砖墙,小青瓦,东面13间小青瓦房是毛主席家。由故居正门即凹进去的地方---堂屋进入,里面放着一张油黑色的高脚四方木桌子,堂屋正对着大门的墙壁正中嵌着一个神龛。进而厨房,内有土灶火堂。由厨房向东,便至毛主席父母的卧室,室内有窗、柜子,墙上挂着毛主席父母毛顺生、文七妹的遗像。正是父亲毛顺生的严厉、精明,擅经商,母亲文七妹的慈爱、宽厚、勤劳和这灵秀的山水造就了毛泽东的倔强、乐观的性格,为他走上革命之路奠定了基础。
毛主席的卧室与其父母卧室相邻,床边挂桐油灯,陈设简单,朴素大方。毛主席卧室顶楼上有开口,顺梯可上。由毛主席卧室向里,是一个长约7米多的天井,依次为谷仓、畜栏、和一方小小的水池。故居陈列品中有许多是当年的旧物,书桌、衣柜、石磨、水车,都曾留下过毛主席及其亲人的印迹,就像一本本无字的书,诉说着当年和主人的朝夕相处,患难与共。


门扉陈旧,精致的木纹已然被时光磨褪,变了颜色,留下一片黑色的模糊,威严却依然。







阳光正好,绿水青山,风含情水含笑,花香满径,曾经散发着泥土小道,今已成明亮的青石板路。田间小径,有君追寻伟人足迹,踏歌前行,开创新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