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的“野人之谜”,早已经传名于世,尽人皆知。神农行,最大的期待,非寻野人踪迹莫属。燕子垭野人洞,当是必到。
垭者,两山之间的豁口。燕子垭在海拔2300米之上,因有一深邃、栖息大量金丝燕的巨洞而得名。每年春夏时节,从北方飞来的燕子,聚集到洞中,生息繁衍。这个洞里面岔道很多,据说至今还未有人走完,不知尽头在哪里。洞中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游人进去需要借助电筒等照明工具前行。行进的过程中,啾啾燕鸣不断,声音圆润有力,具有金属质感,在洞中发出悠扬的回声;同时,可以很真切的感受到,有燕子不时飞过,在头顶盘旋。摸索前行于燕子洞,我的心情是复杂矛盾的。一方面,有着探险猎奇的喜悦,另一方面,却担心川流不息人群对燕子洞的好奇探寻,会惊扰燕子,使这些精灵被迫迁徙转移。
山道曲径通幽,奇花异草无数,青苔是和树木伴生,每一棵树木上都依附着厚厚的苔。濛濛水汽,随空气静默地流动,起起落落似甘冽佳酿。出燕子洞不远,彩虹桥就在眼前,虽是燕子垭最高点,奈何山间雾气迷蒙,处处缥缈朦胧,山下景致,此时并不能见得分明。行走桥上,能感受到钢丝结构的桥梁略有晃动。如此漫步云端,飘飘然,俨然成仙。伴随扑面清风徐来,雾气稍有舒散,可以看到,以绿色为主基调的山谷,在白色轻雾里显得分外温柔,道道山脊色彩瑰丽,风景优美。谷底,有嫩黄、嫩绿、橘红、酒红的各种色彩组成斑驳彩带,成为视线焦点。抬头望,偶有鸟儿在雾气浓酽的山巅飞旋,或远或近,或缓或疾,自在逍遥。
下彩虹桥,有一野人雕像守候桥头。野人长发披肩,双目圆睁,手捧毛桃,赤脚站立,倒是很有神韵,大家纷纷上前,饶有兴致,与之合影。野人终现踪迹,其洞穴应该就在不远处。这么想着,倍受鼓舞,步伐加快,匆匆攀寻。眼见野人洞三个字,出现在前方一陡峭绝壁上,更是欢欣不已,不顾山道湿滑险峻,朝前直奔,走在一帮同行者最前面。忽然,一个趔趄,左脚一滑,整个人重重的坐在地上。一阵麻木酸疼过后,赶紧用手撑地爬起。回头看大队伍,一个个还在后面悠哉悠哉行走,未曾见到我摔倒之窘状,深感幸运,暗自得意。忍着疼痛,举起相机,想要一拍野人洞风采,蓦然发现,相机快门按钮,没了。不用说,肯定是刚才摔跤弄掉了,不得已返身寻找。由于爬起来后又走得急,摔倒的具体位置,都不能确定,只得前后扩大范围,躬身埋头查找。后面的朋友走近,不明白原委,开始还以为我在深山寻宝;后来知道原因,都自觉停下脚步,帮助寻找。按常理分析,我是随腿打滑跌落在地,拿在手中的相机,理应也是慢慢落地,快门按钮掉下悬崖可能性极小。但事与愿违,一帮人来来回回,仔仔细细搜寻五、六遍,仍然无果,却都不放弃;依旧低头认真寻找。尽管心有不甘,却好生感动。实在过意不去,连道几声“算了,不找”,大家才作罢。
同行者,有帅哥戏言:野人好奇贪玩,把金属按扭掳去当玩具了。哈哈,若果真如此,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遗落些现代物什,给原始人类,带去些许现代气息,也算件有意义之举。沧海桑田,世事变幻。神农架之行,寻访野人不遇。我的相机按钮,却永远留在悬崖中某处,躺在草丛、树叶还有花香和鸟语之中。或真有幸,被野人发现,视若珍宝,把玩收藏,也不一定。
这么想着,不禁释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