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开卷有益----读<理学双凤>

(2007-07-28 09:58:21)
标签:

程颢

黄陂

二程

双凤亭

理学双凤

分类: 安然阅读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每每漫步垂柳依依,微波荡漾的滠水河畔,遥望对岸鲁山之巅苍松翠柏掩映下巍然耸立的双凤亭,便被眼前的美景深深沉醉,随风轻吟先人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身为“二程”故里人的自豪感,油然而升。

 

   二程即程颐、程颢,为同胞兄弟。是宋朝的理学大师和教育家,他们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行仁义以变法”“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纲常论理,被封建时代奉为道德规范准则,从宋至清,统治人们思想几百年。程门立雪之典故,更是为天下读书人熟知传诵。但对二程的出生之地,其真正的家乡---湖北黄陂,人们却知之甚少。

 

   九百多年前,因祖父到黄陂任县令之职,其父亦在陂娶妻、生子当县尉,是为成家立业。二程便为其母侯夫人做双凤投胎之梦后分别于1032、1033年诞生于黄陂。其居所所在地因此于1370年(明洪武三年)被命名为“程乡坊”。传说该巷暑天无蚊蝇之扰,乡人传以为异。

 

   世事轮回,千回百转,斗换星移,如今的程乡坊,早被更名为文教巷。巷长不过数百米,宽不足两三米,不显山不露水。“二程”故居,就在小巷中段。一样的青石小道,一样的青砖瓦墙,一样的雕花木柱,给人的却是卧虎藏龙的感觉。

 

    二程一个幼有奇质,明慧惊人(程颢);一个幼有高识,非礼不动(程颐)。加上宦官世家出身父亲和书香门第出身的母亲,从小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自小遍养成严谨谦逊好学之风。原本为“清远亭”的双凤亭之名,也是因二程兄弟常在此读书练功而更得来。

 

    从年幼无知的婴孩,到无忧无虑孩童,到青春浪漫的少年时代,“二程”都是在黄陂度过的。除了程乡坊、双凤亭,在黄陂,还遗存有为数众多的“二程”遗迹遗址,如鲁台望道、花柳前川、程夫子桥、聪明池、涵虚亭、二程祠(二程书院)、思贤堂、理趣林、流矢湖,在木兰山胜地有夫子台、白云洞、古贤堂等。遗憾的是,这些遗迹遗址因战火、天灾等原因,大多已不复存在。以至许多的黄陂人,身在前川,一次次踏上程乡坊,路过“二程”故居,也没有将程颐、程颢与家乡联系起来。即使少许知道的,也很少停下脚步驻足留连凭吊。这是历史的悲哀,更是家乡的悲哀!

 

    “二程理学”内涵丰富,益于修身养性,与世为善,齐家治国,是民族思想精髓,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庆幸的是,二程故里今有裴先生对地方名人情有独衷,乐于为地方人文挖掘弘扬作奉献。宋代至今,几近千年,沧海桑田,要从有限的资料史籍觅得先人的踪迹,写出完整的史实,谈何容易?其艰辛困难可想而知。然而,裴先生在默默无闻中做到了,完成了。

 

    手捧这本散发着油墨清香朴实厚重的《理学双凤》,对两位既非王侯将相,又非达官显贵的一代名儒更加敬仰推崇,也对书作者裴先生敏锐洞悉能力和严谨治学作风以及传扬民族瑰宝精神所折服。

 

    祝愿我们的家乡,充分利用好如斯的文化资源,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腾飞插上金色的翅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