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凤凰游记一:人在凤凰

(2006-08-24 17:11:32)
标签:

河灯

名塔

吊脚楼

红灯笼

沈从文

沱江

博爱杂志

分类: 安然墨蕊
凤凰游记一:人在凤凰
 
文:芳语芬菲
 
  或许前世,我就是生长于沱江边的苗家女子。凤凰早就在心里扎下根,枝繁叶茂,生长开来,夜夜在梦中,开出嫩嫩的花蕾。年年岁岁,日日夜夜,我是那么迫不及待的想要圆梦,回到梦里老家。

    8月2日,经过16个小时的车旅劳顿,忍受晕车之苦,终于置身梦里千回百转的凤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南北走向、横跨沱江的石拱廊桥,三拱两墩,规模宏大,恒古中带点优雅、沧桑中带点飘渺,远望意境悠远。不用说,这就是闻名的虹桥。依着桥栏,只见清清的沱江水缓缓从虹桥穿过,江的两岸,都是悬挂红灯笼的吊脚楼,秀美雅致;遐昌阁、万名塔矗立前方烟波中,一页页扁舟悠闲自得在江中滑过,流下一江的欢歌笑语……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感觉是那么亲切那么熟悉。嗅着空气中弥散水乡的润泽气息,我想,凤凰,我是真的回到你的怀抱了!仿若时光倒流,看到前世的自己,背着竹篓,在江边石阶捶洗衣物。

    因为凤凰神奇秀美的风景,因为沈从文深情堇永的笔触,因为黄永玉灵动细腻的画墨,凤凰无疑是喧闹的。在这骄阳似火的夏日,还是游人如织。但行走在但行走在石板路上,湿漉漉的感觉还是由脚底升至心窝。一如梦里的凤凰,恬淡、温润、沁心。灰暗的墙壁印着淡绿的苔藓,黑色的小瓦鳞片般铺排在屋顶,窄窄的石板路油亮,缜密整齐。虽是家家商铺,却自有一份古镇浑然天成的沉静、悠然。柜台随意搁在一边,琳琅的商品摆出来,主人或看报,或打牌,或观人,或干脆在店里上网,客有意,主搭腔。若你眼在别处望呆,主人招引的声音也是轻轻的,淡泊的。没有你争我夺,买卖随意,自在轻松,闲适从容。

    在苗家阿妹清脆婉转的歌声中泛舟沱江,天空不经意下起小雨,船夫依然处变不经。烟雨朦胧中,置身扁舟,古桥吊楼慢慢退后,清山绿水更显飘逸清秀,让我真正领略到“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妍倩婉柔美景。

    泛舟归来,特地登临听涛山,拜谒沈从文墓。山的入口有一间小小的商铺,专门出售沈老作品书籍。掏十元钱买了一本《边城》,热心的店主旋即拿出几枚大小不一的印章盖上,留作纪念。山上树木苍翠,花草茂密,石板阶梯弯弯曲曲,雨水顺着绿叶落下,似道道雨帘,倍增清透与凉爽,确实是一片风水宝地。好一番寻找,才在半山腰看到先生的墓地。没有想到先生的墓只是一块五彩巨石,这应该是我生平所见最为简单别致的墓。

    这个墓,没有坟茔,只是一块从南华山上运来的五彩玛瑙石笔直立在那儿。石的正面镌刻着沈从文的两句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石后刻着沈从文妻妹所写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心情自是崇敬,鞠躬虔诚。转身不远处,另有一碑,上书黄永玉为沈先生提写的碑文:“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据说先生的骨灰一半洒在沱江,一半葬于听涛山,先生也算是遂了心愿。

      天黑下来,夜了。古城依然一派繁华,店铺灯火通明,吊脚楼上各家各户红灯笼亮起来,虹桥,万名塔霓虹闪烁。此时最好的处去便是到去北城门看河景,放河灯。白天阿婆阿妈用红纸折成各式不同大小不等的河灯,晚上她们便领着小孩沿街兜卖。售河灯的小孩年岁都不大,小的才三五岁,大的也不过十来岁,个个伶牙俐齿却也乖巧,并不讨人嫌。忍不住也买了一堆,点燃灯中间粘着的一截短细蜡烛,默许心愿,轻轻把灯推向河中,望着它们飘飘摇摇,溶入沱江密密麻麻的烛光中,渐漂渐远。

      行在凤凰,漂在沱江,触摸着凤凰最深的灵魂和最底的温柔,心变得空明,忘记了时空,忘记了尘世,忘记了喧嚣纷扰,忘记了自我……心是宁静的,人是平和的。人在凤凰,一次次想就此停留,沉浸在淡然悠闲中,让疲惫的身心远离尘世烦忧。


《博爱》杂志刊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