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戛然而止——评日本电影《美好的世界》
| 分类: 影视书籍动漫赏析 |
看了很多日本与韩国的影视剧后,有一种感觉,这两个国家的影视水平都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虽然发展的方向有所不同。韩国电影注重揭露犯罪、腐败、财阀、贫富差距、南北韩……充满了张力(虽然有不少致郁的结局),可以感受到韩国人对现实的愤慨却又斗志昂扬。简而言之,韩国电影中充满了对“恶”的揭露,认为恶人、恶行、恶制度是造成不幸的根源。
与之相比,日本的影视剧没有那么多的怒气和杀气,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怒气和杀气,而是充满了一种“默默承受”的气氛。就是接受一切发生的事情,承受所有的结果,不会怨恨与发怒,好坏皆是命运的安排。最残酷的不是人,也不是制度,而是命运,无法抗争,只能坦然受之。
《美好的世界》就是包含了这种思想的电影,可以算是悲剧,却拍得很克制,你能感到淡淡的忧伤,却不会觉得愤怒和郁闷,只是跟着影片中的人物一起接受了命运。我很诧异,日本的电影竟然可以真的拍出“哀而不伤”的感觉,而且不是一部两部作品,是很多。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标注《美好的世界》:“该片改编自佐木隆三的小说《身分帐》((日本很大部分的影视作品都是根据小说或者漫画改编的),讲述在狱中度过人生大半时光的主人公改过自新,努力融入社会,却处处碰壁的故事”——这纯粹是胡说八道,写这个条目的人要么是根本没有看过原片,要么就是根本没看懂,用中国的思路去解读片子。
影片开始,三上正夫在北海道的旭川监狱服刑。他是个五十几岁的中年人,以前是在神户混黑社会的——日本称之为“暴力团”的成员。他服刑期满,准备出狱。当年,三上的女朋友是陪酒俱乐部的妈妈桑,由于挖了其他俱乐部的墙角(雇佣了其他俱乐部的陪酒女),对方的后台黑社会的人半夜来找茬,还拿了一把刀。三上正夫为了保护女友,在口头劝阻无效的情况下,抢过对方的刀,反过来捅死了对方。本来应该算是正当防卫,但由于双方都是混道上的,最后被定性为互殴(检察官在庭审时也诱供),三上被判了13年。
人称“神户打架王”的三上自然是火爆脾气,即使过了13年,他依然性格不改。然后我们就看到,这个社会是如何用它的温柔和善良去治愈三上正夫。
两个狱警非常友善地把三上送出了监狱大门,脚踩大雪,陪他在公交车站等车,然后还诚恳地对他说:“一定要一直坐到终点站,不要中途下车(不吉利)”。三上表面上客客气气地给狱警鞠躬,等上了车,坐下来,马上恶狠狠地嘟哝了一句“见鬼去吧”,然后吞下了一粒心脏病的药丸。
出狱后,他到了东京,他的律师兼担保人,老夫妻两个热情地接待了三上。在家中请他吃饭,然后律师老头陪他去区役所(街道)申请最低生活保护(低保)。区役所的办事员一开始有点冷冰冰,觉得三上混过黑社会,不符合低保的申请条件。在律师老头的劝说下,办事员同意了,低保顺利办了下来。
三上租到了房子,开始做两件事。一个是找工作,想靠在监狱学的缝纫技术,主要做剑道的护具,找一份工作自力更生;另一个是给电视台的寻人节目写信,希望电视台能帮忙找到他的母亲。当年,三上的母亲把他丢在孤儿院就走了,这是三上心中的痛,即使已经五十多岁,他还是想再见到母亲。
虽然三上不打算再混黑社会了,但是他本身对自己在道上混过,没有任何自卑,而且自带侠气。这天,由于楼下邻居太吵,他下去理论。碰巧对方的一个小伙子也是加入过“暴力团”的,当三上按照道上的规矩,邀小伙子单挑,并高声自报名号时,小伙子吓趴了。他不敢让邻居知道自己混过黑社会,连滚带爬地逃走了。只留下三上一个人在风中发呆,估计心中在想,怎么年轻的后辈一点血勇之气都没了?
找工作自然是不顺利,一方面是因为坐过牢,但更大的原因是因为缝纫技术已经落伍了,特别是护具的人工制作成本太高,已经不流行了。这时,区役所的冷冰冰办事员上门家访,当他得知三上明明知道一旦有了工作,就不能再申请低保,却依然想自食其力时,被感动了。他给三上出谋划策,让他去更新一下驾照,可以去做司机。两个人的关系也融洽了起来。
三上去派出所更新驾照,结果因为他在监狱里没有及时更新,必须重新考驾照。三上气坏了,对着办事的女警察骂骂咧咧。没想到女警察面无惧色,先是低声却坚定地反问他:“你要吵吗?你要这么大声吗?你要闹事吗?”,然后又耐心地跟他解释,其实在监狱里也可以申请驾照更新的,只是三上没有申请。重新考驾照也很简单,只要过驾驶课就行。三上被女警镇住了,心服口服。然后三上省吃俭用,省下钱去考驾照,却没有及格。他找到区役所的办事员,想申请考驾照的费用,办事员说,这个没法办,两人不欢而散。
找母亲这边,电视台的节目策划白衣女把三上的信转给了编辑眼镜男。白衣女想利用三上的身份,搞一个失足人员悔过自新的节目。她让眼镜男跟拍三上。眼镜男就用帮忙找妈妈的名义,联系上了三上,开始一起行动,拍摄三上的日常。
在日常相处中,眼镜男被三上身上那种野性刺激到了,眼镜男已经被社会驯服,所以看不惯三上那种天王老子我最大的做派。所以眼镜男去买了心理学的书籍,这些书籍把三上这种性格分析为人格障碍,就是无法克制自己的脾气。简而言之,确定三上是“有病”,眼睛男才平静了下来。
去超市买东西时,胖老板怀疑三上偷东西,三上气得要把衣服脱光,以证清白。胖老板知道自己错怪了,赶忙给三上赔罪,帮他拎东西,送他回家。路上得知,胖老板的老家跟三上是同一个城市,两个人立马也熟络了起来。
后来,三上告诉胖老板,电视台在帮他找妈妈。胖老板好心提醒,说世上没有这么好的事,小心被利用。三上一听,又急眼了,说胖老板自己小日子过得舒服,就说风凉话。两人不欢而散。
有一天晚上,眼镜男、白衣女和三上一起吃饭。回来的路上,三上看到两个流氓在欺负上班族,他不顾自己一把年纪,上去跟两个流氓打斗。白衣女很兴奋,让眼镜男把三上发飙的一幕拍下来,准备做成节目。眼镜男这时已经对三上有感情了,他虽然拍下了打斗的全过程,却没有把带子交给白衣女。结果被自己心目中的女神彻底鄙视。
然后眼镜男终于受不了压力,在电话中质问三上,为什么他那么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问他有没有考虑过,不能克制脾气,是因为自己的神经有问题?自然,三上暴怒地挂掉了电话。
跟办事员、胖老板、眼镜男都吵了架,沮丧的三上想起了自己道上的兄弟。于是打电话给以前的老大,老大让他马上来。三上坐飞机去了神户,老大派了小弟开豪车接他,请他好吃好喝,还找了漂亮的小姐。但后来三上看到老大,才发现老大因为糖尿病截肢了,而且日子过得很辛苦。老大的夫人,就是大嫂,告诉三上,现在警察对黑道管得很严,他们开公司,做正经生意也被处处找茬。公司里的人卷了公款逃走,老大派人去追,结果对方还抢先报警,恶人先告状。
三上从海边钓鱼回来,看到警车停在了老大家的豪宅前面,小弟正跟警察骂骂咧咧。三上准备上去帮忙,却被大嫂拦了下来。大嫂告诉他,他还有其他路可以走,不要重蹈覆辙,还劝他一定要忍耐,虽然忍了也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不忍肯定会出事。最终,三上拿着大嫂给的钱,离开了神户。
眼镜男打电话给三上,说帮他联系到了以前的孤儿院,找到了以前的老员工,可能会记得三上母亲的事。三上回到东京,去超市给胖老板道歉,胖老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信封,替他垫付了考驾照的钱。
眼镜男陪三上去孤儿院,因为已经过去了近40年,当年的人都死的死,走的走,唯一找到的老员工只是帮忙做饭的,提供不了任何信息。失望的三上哼起了以前的孤儿院院歌,老员工也陪着一起哼唱了起来,三上开心地笑了起来。
眼镜男与三上一起去澡堂洗澡,还帮三上搓背,并劝他不要再走老路,一定要学会忍耐。三上答应了,两人产生了父子般的情谊。
区役所的办事员给三上介绍了一份养老院的看护工作,让他先干起来,攒够了钱再去考驾照。三上去面试,被录用了。大家可开心了,在三上家里给他开庆祝会,并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克制脾气。大家说:“你发脾气的时候,想想我们,就能克制了!”
三上在养老院干得很好,很受同事欢迎。他特别喜欢一个智力残障的同事,这个智残同事很善良,很喜欢花花草草。其他同事都欺负智残同事,打他,羞辱他。三上看见了,他生平第一次没有出手相助,而是转头走了。
吃饭的时候,其他同事模仿智残同事的样子,还问三上“像不像”?三上盯着那个同事,心中恨不得宰了他,但最终还是违心地说了句:“真像啊!”
就这样,三上开始融入了社会,学会了忍耐。就在他下班回家的路上,他接到了前女友,就是妈妈桑的电话。妈妈桑已经再婚了,不过她约三上出来见面,还说会带女儿一起来。影片中有暗示,这个女儿可能是三上的种。
三上开心地回到家里,这时台风来了,三上准备开窗收衣服,突然胸口一阵疼痛袭来……
三上因为心脏病突发,走了。工作和生活正开始走上轨道,有了好朋友,也要见到前女友和女儿了,幸福的生活正在招手,却突然戛然而止。三上不是死于社会的压迫,坐了13年的牢,但是监狱对他很照顾。出来后,有律师夫妻照应,有低保拿,有许多发自内心关心他的朋友,即使是社会上的人,也没有恶意为难他,都是在自己能力的范围之内帮助他。三上遇到的那些困难,并不比普通的社会人更艰难,还不如说,社会对他很温暖,他也慢慢地接纳了社会。他就是在幸福已经到来的时候,突然死了,死于心脏病——这就是他的命运。
在命运面前,人世间的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三上就这样被命运碾碎。这种悲伤和无力感让人从骨子觉得寒冷,却又不得不默默接受,人力无法胜天。
此外,影片似乎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三上一直有心脏病,但他定时吃药,之前跟流氓打架也撑了下来。偏偏就是在养老院里,他人生第一次违心地说了假话,没有保护智残同事,当天晚上就心脏病发走了。朋友们,还有大嫂甚至警察,一直劝他要忍,他们都是出于爱护之心,但他第一次忍,就把自己忍死了。
到底是三上有病(不能克制脾气的神经性疾病),还是所谓的“正常人”有病?为什么我们要克制自己的脾气迎合他人,不敢说自己想说的话?看到不公,为什么不能出手?可笑的是,反而是三上这样的黑社会活得更痛快,而大家劝他要忍,他就活活憋屈死了。劝三上要学会忍耐的人,他们的话语中自带了高傲,觉得忍耐才是正确的,不会忍耐的三上是错误,所以才一直劝他。这算不算对三上人生的粗暴干涉?算不算间接害死了他?
生命很短暂,甚至是没有意义的,性如烈火暴脾气地过一辈子,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地过一辈子,真的有很大区别吗?
影片最后,眼镜男、办事员、律师老夫妻、胖老板聚在楼下,不发一语,静静的,一句话都不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