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伴侣时的注意事项
(2021-11-21 21:49:49)分类: 谈情说理 |
人处于世,其实孤身一人才是最自由(心理上、物理上)的,是大自在,大逍遥。但可惜我等俗人,往往需要很多岁月才能悟透,而且悟透也未必能修炼到这个境界。故而总是寻寻觅觅,想找个伴侣,以打发无聊且漫长之生涯,却又往往求之不得,又或者得非所求。
大自在的境界我远远未到,却想对择伴侣一事,添一家之言。
其一,看他/她怎么对别人,便知他/她会怎么对你。
不懂事之人,总以为一个人即使对别人冷漠,但对心爱之人却会温柔如蜜;以为一个人对别人心狠手辣,但是对家人会仁慈无比;又或者他/她对其他人始乱终弃,对我却能忠贞不渝。大错特错,一个人的心性(性格?)是不会因为对象不同而有本质不同的。他/她对别人很温和,对你更温和——这是有可能的,程度上有差别。但一个人对别人凶暴,对你也绝对不会温柔,这是“有跟无”的区别。
常人总过分强调外人与亲人之区别,其实一个人对外对内只有程度上的差别,绝对不会有截然相反的态度。此事极为重要,切记切记!其实,职场上,最看得出一个人的心性本质,看他如何待人,如何待己,难以作伪。
其二,他/她跟你在一起,只是碰巧,绝对不是唯一。
陷入热恋之人,总以为对方是自己生命中的独一无二。其实世上没有绝对,感情更是有无数可能,无数替代。你与他/她相恋,只是因为你们先外貌上互相吸引,相处时间够长,只要双方不是特别冷漠的人,则熟悉后自然产生亲密与依赖的感情。故而要想感情好,必须经常待在一起,否则终归难以维系。不过,若是朝夕相处,也有可能最终发现双方难以共处,只能分开。
他/她选择你,你选择他/她,并不是因为你特别,只是因为碰巧双方遇到了,一方主动些,另一方被动接受了,换一个人也照样可能。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只能跟一个特定的人产生化学反应,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
其三,多说话很重要。
甜言蜜语其实没有什么不好,听的人心里感到开心,感到快乐也是真实的。只要这甜言蜜语是出自真心,为什么不鼓励呢?而且,情到深处,欢爱之语,脱口而出,毫不做作。
有人主张要看行动,而不是看嘴巴上说什么。这其实又是错的。说话可以作假,行动一样可以。他/她对你好,可能是喜欢你,也可能是为了讨好你,甚至是畏惧你,行动背后的动机,别人又怎么猜得到?而言由心生,一直说假话其实也是很累的,只要话一多,自然就会露出本性。比起看行动,多聊天,多说话,才是更快了解一个人的方式。记住,是要多说,多聊。
有些人话很少怎么办?话少者(指那种任何情况下都寡言少语的),要么天生愚笨,要么天性凉薄,或者兼而有之,不碰为妙。
其四,保持好“安全距离”。
这里的“安全距离”是指心理上保持距离,不要让对方轻易地与你建立亲密的心理关系,变成无话不说的关系。陌生人之间的交往,都是有一定的社交礼仪和规则,普通朋友之间,也是有一定的规则,总要讲个对等与尊重,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自有距离感。也不会随意指责对方,总要讲个道理。
而一旦突破这种安全距离,建立了亲密的心理关系,这时候社交礼仪和规则就完全失效。你与他/她交往会很轻松,因为可以袒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说“脏”话,可以耍无赖,可以撒娇,可以发飙,理由就是“我想这样做”。
然而,并不是说突破心理距离后建立的亲密关系,就一定是轻松愉悦的。原因是,那个建立了亲密关系的对象,不一定是真的爱惜你。突破安全距离后,一个人说真话的概率会大大提高(毕竟,说真话最轻松),这也意味着你卸下了心灵上的盔甲,受到伤害的危险也增加了,因为对方可以轻而易举地用言刺中你的痛处——说真话,本身就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何况因为关系亲密了,对方也不再忌惮,什么话都敢说出口了。
那是不是就要永远小心翼翼地保持距离呢?不是的。靠时间来检验。生活中,有的人可以迅速地跟陌生人拉近距离,对于异性,更是可以简单粗暴地突破你的安全距离,一下子把你们的关系拉近。然后,等待你的并不是愉悦的交流,而是种种语言上的伤害乃至洗脑(现在叫PUA?)。记住,任何让你觉得过于突然,或者说你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就试图突破你的安全距离,与你建立亲密友谊的人,都要小心提防,扎紧篱笆。
其五,最爱你的人不一定是你的伴侣。
我们往往会过分迷信爱情,将伴侣间的情爱视为通往幸福的唯一路径。然而只有当我们明白,最爱自己的人不一定是伴侣,才能更加客观与理性地看待伴侣间的关系。伴侣之间是先有性的吸引,然后再有感情上的交流,然后互相通过言行来获取对方的好感。
然而,我的观点是,靠言行去取悦,本身就说明伴侣间的情感是比较功利的。因为我认为,爱一个人也并不一定需要替他/她做什么(人都很懒,很自私),哪怕什么都不做,依然可以很爱一个人,这是发自内心的感情。
最后,引用一段话来结束这篇文章“人生至福,就是确信有人爱你,有人为你的现状而爱你,说得更准确些有人不问你如何就爱你”——《悲惨世界》
111—112页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