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痴魔居士
痴魔居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81
  • 关注人气: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正义与非正义——几本关于二战战后的“另类”书籍

(2018-01-02 15:37:04)
标签:

二战

战后

分类: 影视书籍动漫赏析

中国与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纠葛,其实是一个“鸡同鸭讲”的死结。中方认为,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所以有道歉与谢罪的诉求;而在现代日本人的心中,战争都是野蛮、残酷、乃至于非正义的。既然都是非正义的,凭什么要我们谢罪,其他国家不谢罪呢!

二战是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是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如果不能跳出这一固有思维模式的桎梏,那么不仅无法真正了解日本人的想法,也无法触及到人道主义思想中的普世价值。

因此,推荐几本关于二战战后的“另类”著作。说其“另类”,只是因为跟我们一直歌颂的非黑即白的战争描述不同,从另一个视角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危害。从挖掘历史真相的角度来说,这几本书则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常识罢了。或许,我们缺少的正是所谓的“常识”?

1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

朱维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1

没有正义与非正义——几本关于二战战后的“另类”书籍

一说到德国,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二战悔罪的“模范生”形象。其实以常理推之,任何人即使真的犯错了,要让他认错有何等的困难,更不要说是年复一年的认错悔罪了。个人尚且如此,何况国家呢?

德国如此积极“坦诚”认罪的原因暂且不提(已有相关的研究),通过本书,首先可以让我们听听参加过二战的德国老兵的心声。他们对于那场战争的认识到底是怎样的,他们对战败是否真的心悦诚服了。

而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到二战后期德国人民所遭受的痛苦,或者更直白地说,看看所谓正义的“反法西斯联盟”的盟军对德国人做出了何种法西斯兽行。

 

2 《拥抱战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

[] 约翰·W·道尔,译者: 胡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8

没有正义与非正义——几本关于二战战后的“另类”书籍

本书并没有可以去描绘战后日本的不堪,而是非常平实地讲述了战败后日本的方方面面,包括在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的窘境。如果隐去日本的国名,这些窘境几乎可以套用在任何一个作为二战战场的国家,无论战胜还是战败。作者本人更写出了饶有趣味的一点,战后的联合国军司令部(GHQ)将民主体制移植到了日本的土壤,而且成活了。然而移植行为的本身却是一种专制和独裁,容不得任何商榷,由此形成了用独裁确保民主的悖论。

书中还提到了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东京审判,明确指出,这种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单方面审判并不具有正义性和合法性。如果了解这一观点,就会明白,中国人奉为尚方宝剑的“东京审判”,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其实就是一把桃木剑——假的。


3 《自由的代价:二战中美国大兵在法国干了什么》

[] 玛丽·路易丝·罗伯茨,译者: 陈科芳 / 丁欣茹,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10

没有正义与非正义——几本关于二战战后的“另类”书籍

满目苍夷的并不是只有战败国。许多人没有意识到,法国在某种意义上是二战中的一个奇葩国家。在战争初期,法国完败于德国,法国宣布投降,这是得到了法国议会和政府都批准的。跟我国主流的投降观念不同,对欧洲国家而言,战败并非是“亡国灭种”的惨祸,而是避免无谓牺牲,积蓄力量的权宜之计。所以打不过就投降,并非丢人的事情。相反,那种坚守到最后一兵一卒的焦土战略,如果不是用于宣传,而是用于实践,是无法得到欧洲人认同的(可参考二战末期希特勒的焦土策略)。

法国的奇葩之处在于,合法的政府已经投降了,却出现了一个叫戴高乐的军官,他拉起人马反对自己的政府,甚至还跟法国政府的军队开战。结果到了二战后期,合法的法国政府因为“投降”被人唾弃,反倒是有“叛国”嫌疑的戴高乐代表了法国。

最奇葩的是,已经投降了的法国,居然成了二战之后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苏联跟中国的胜利是尸山血海堆出来的,英国是战斗到底的,美国就不提了。而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就只有法国是向法西斯投了降的,还配合德国对抗盟军。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或者是奇葩。

然而,这种风光只属于上层。下层的法国人在迎接“解放军(美军)”后,其遭遇跟战败国没什么两样。可以提一个本书的细节,一个法国妇女每天要给几十名美军大兵提供“口活”,而每次的报酬可能只有一块巧克力。

 

4《野蛮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 基思·罗威,译者: 黎英亮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7

没有正义与非正义——几本关于二战战后的“另类”书籍

以上三本书都是单个国家的研究,而本书则是放眼于整个战后欧洲。本书的作者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事实上,专业的历史研究者越来越难以写出通史,这是因为研究得越深入,知道得越多,越是不敢“妄言”。反倒是非专业研究者,敢说一些话。

本书的重点在于战败之后,身处欧洲各国的德国人所面临的遭遇。还兼顾了吉普赛人等少数民族。书中讲了一个被人们忽视的事实:一直到一战为止,所有边境的划定都是迁就当地居民的构成;唯有二战的战后处理,是先划定边境,然后让居民去迁就边境。从而造成了一场大范围移民的人为悲剧。

另外的看点还有,书中描绘了战胜各国对于本国的叛徒(中国人说“汉奸”)的惩罚,尤其是对于那些跟德国士兵有露水情的本国女性,想尽了各种方法予以羞辱。战场上战败的男人欺负自己可怜的女人,令人齿冷。

实际上,二战中,德军在一些西北欧国家其实还是彬彬有礼的。所以他们也很受当地女性的青睐,从来诞生了不少德国血统的小孩。战后,针对这些本无辜的小孩,这些国家制定了歧视性的法律。

 

 

希望通过上述四本书,能够让我们对二战,或者说对战争的结果,能够多一些“常识”。

 

2018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