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特行的华为模式
(2010-12-28 16:30:3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新闻时政 |
1.看得见的将来:人不怕辛苦,就怕辛苦得不到回报。而在华为,不存在这种情况。只要你拼命,只要你肯付出,就一定有回报。这回报不是空洞的宣传,而是数字化的现实。每年都会有加薪,考核,甚至股权分配。公司甚至还会帮员工贷款购买公司股份。员工不必担心人际关系等看不见的因素,只要有本事,肯玩命,光辉的前途就在前面。人生一世,大多数人都不确定自己将走向何方,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对前途充满了困惑,既有无数的希望,也可能有无数的绝望。都说“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可是有时我们连锅在哪里都不知道。所以,华为这口锅引来许多肯吃苦,愿意牺牲今天换取明天的“奋斗者”;
2.丰厚的物质回报:从某种意义上说,华为倒有点像社会主义的国营企业。因为它毫不吝啬地向下属员工分发股票,不惜稀释自己的股权。据说员工进入公司第三年开始就可以申购内部股票,随着时间增长,可申购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在华为,工资收入只是零花钱,股票分红才是大头。所以华为的员工都是华为的股东,利益共享,一荣俱荣,肯拼命也很正常。即使有牢骚,谁也不会放弃既得的利益。只不过华为员工虽然是股东,却还是要拼命工作,即这种股票红利并不能减轻他们工作的压力,反而是束缚他们的枷锁。只有分红权,没有发言权。其他的福利,诸如提供班车夜宵等,略表不提。
这两点应该是导致华为被员工爱恨交加的主要原因吧。华为的这种模式其实就是高度的军事化专制管理,它对整个公司采取军事化管理,每个员工必须绝对的服从,服从,还是服从。但军事管理的同时,它还给予员工财富。在贪欲的驱使下,每个华为员工没有时间去思考,只能像士兵那样按照指令冲锋陷阵。所以华为可以将人力成本压缩到最低,却不影响公司的团结与生产力。那么,这种模式能否长期有效,能否为人所效仿呢?暂且不论人权,人的尊严,人的生存意义等抽象问题,我又归纳了几点可能对华为模式造成影响的因素:
1.经营状况:华为是“军营”,但是这座军营的管理模式不是保家卫国,而是胡萝卜加大棒。员工们忍受剥削不吭声,只是看中了丰厚的利益。一旦华为出现了任何经营状况,利润受损,员工获得的利益减少,那么长久积压的不满就可能爆发。说到底,华为有点像现在的中国,经济效益带头,其他一概不管,一旦经济出了问题……有从来不亏损的企业吗?
2.股权稀释:华为最吸引人的就是允许员工购买内部股票。但是这种模式在刚刚创业时固然可行,但是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时,它是否还能够保持这个制度?或者虽然保留这个制度,但对员工购买的数量进行限制,员工获得的红利不足以冲抵平日所受的压力,那么这时的华为就失去了特色,与其他企业变得没什么不同了。在华为工作的都是高级人才,他们在其他地方也可以获得很好的生活,这时就没有理由继续呆在华为了;
3.承受极限:华为员工的压力非常大,既有工作上的,也有自己内心的。现在华为的作法就是掏钱买平衡,员工认为自己承受的压力与屈辱可以用金钱冲抵。但是总有一天,员工的压力会达到一个用钱无法冲抵的顶点,这也是人的本性所决定——获得金钱以后,就渴望更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时,这些员工既不想离开华为(别处没有这么好的收入),又不想继续忍受原有的工作环境,那么要求内部改革的呼声必然高涨,引起企业的变革。
欲知后事如何,众位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