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外语入侵看经济关系

(2010-12-28 16:28:05)
标签:

杂谈

分类: 痴人痴语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外语,尤其是英语,逐渐渗入到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而国家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英语的全民化,我小时候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而现在是小学一年级(幼儿园不属于义务制教育,暂且不论)。由于外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之大,以至于有些学者开始担心中国主体文化是否会受到伤害。

       其实,这些学者有些杞人忧天。除了英语,咱们不是还学习马列主义嘛?而且也是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考研也要。为什么这些学者担心这种思想会侵蚀中国主体文化呢?或许是因为学习外语是全民自发,学习马列是被逼的?不过,今天我倒想用马列的原理来解释一下外语热。

       老马的原理一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那么外语热也跳不出这个范畴。外语热,主要指英语,还包括日语、法语等,特点是这些语言的使用地区都是经济发达,在全球贸易中属于买方市场。虽然中国有一小部分人富了起来,但整个中国依然是靠输出来带动经济发展的。

       简单地说,我们是上门去卖东西给人家,人家可以挑挑拣拣(中国不生产廉价商品,自然有其他国家顶上),我们要陪笑脸。所以只要拼命学习对方的语言,跟对方套近乎。一般脑子活络的人到了外地,总会学习当地的方言,来跟当地人拉关系,原理是一样的。所以中国的外语热的本质,是由于欧美国家经济发达,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在中国能够提供较好待遇的都是外贸企业(国企不算),都是外销型经济,所以要想跻身其中,非外语好不可。

       换个思路,一旦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外销转为内需,这时外语热自然而然地会降温。因为这时服务的“上帝”,“大爷”都是本国人民,外语就不会占据主要地位。当然,即使以内销为主了,外销也不可能归于零,加上对于外语崇拜的惯性,外语仍然会占据一定的市场,但地位会下降。

       如果中国成为强有力的买方市场,那么周边的国家也一样会成为中国的原料与生产市场,中文热也自然应运而生。其实在一些地区这种情况已经出现,只是美帝国主义太牛了,所以英语还是首选。

       这个时代什么时候会来?对不起,我不知道。我只是阐述一个原理——外语热,英语热只是经济不对等情况下产生的。所谓的英语热充其量不过是大家学些讨价还价,跟人讹钱的伎俩,绝对不会伤害到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什么母语差,外语好,要是母语都说不好,那是结巴,结巴能学好外语吗?学会讨价还价的外语,就要担心母语受影响了啊?

    外语伤害中国主体文化的可能只有一种——中国连续五百年不富裕,欧美富裕五百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