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透视日本影视中对二战的反思

(2010-12-28 16:19:28)
标签:

杂谈

分类: 东瀛之窗

    在进入正题之前,想先澄清一件事。尽管中日之间有许多利益之争,甚至意气之争,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当今日本,已经不存在军国主义复活的土壤。日本人对待战争的态度是“谈虎色变”——老人是真的被打怕了,而年轻人受到西方思想影响,讲究个性,搞军国主义是无源之水,无土栽培。

    不能排除有一部分右翼在鬼哭狼嚎,但一则这些右翼数量极少,不受人待见;二则大部分所谓右翼也就是替那些死去的鬼子辩解两句,类似向组织要个说法——当年被你骗去当炮灰,如今说死了活该,家属心里实在受不了。

    而日本政府对于二战,虽然常常遮遮掩掩,吞吞吐吐,但侵略事实是承认的。对于政府官员的发言,也管得比较紧。2008年日本航空自卫队总参谋长田神母俊雄发表歪曲历史论文《日本是侵略国家吗》,虽然有人认为这属于言论自由的范围,但还是被自卫队开除了(赔了一大笔违约金,在日本,自卫队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职业。现任的日本官房长官仙谷由人在一次国会质询上,脱口将自卫队说成是“暴力装置”,被批得体无完肤。可见自卫队在日本人心里,只是一种无奈的暴力)。

    距离二战结束,也已经有整整65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战争的反思也在不断变化。用电影电视的形式来表现战争,一直是每个国家必不可少的选择。受害国自不必说,那些侵略别国的国家又是如何表现战争的呢?

    如果稍微对日本的电影电视有些了解,就可以清晰地发现,日本人对于二战的态度是分裂的。可以归纳为“漠视东南亚,伤心太平洋”。对于其罪行最严重的东南亚地区,日本的影视界采取漠视的态度,当做不存在。所有的精力都用于拍摄太平洋战场。

    在这一类的影视剧中,将日军描绘成为了保卫祖国英勇作战的勇士。当然,如果只描写日军的英勇,就真的变成军国主义了。在这一类战争题材中,无一例外的都将战争的残酷刻画得入木三分,战争对人生命的摧残,对和平生活的破坏,任何狂热的好战分子看了都马上会变成反战人士。

    这一类片子代表性的有《大和号的男人们》、《硫磺岛家书》(斯皮尔伯格拍摄)、《东京大空袭》、《归国》……其中《东京大空袭》里,有个小孩为了躲避空袭,跳入河中,却因为水中死人太多,浮不上水面,被活活闷死。看得我真是想哭的心都有了。

    日本影视剧这种作法并不是孤立的,这与整个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潮有关。过去对于战争,主要描写侵略者带来的破坏,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开始认识到,即使是所谓的侵略者,尤其是普通的士兵与人民,他们也只不过是炮灰与受害者。这种思潮逐渐取代了原有的“侵略者万恶论”,变成了“战争万恶论”,即战争本身不分正义与否,都会摧残人性与生命。

    德国于2004年推出了《帝国的毁灭》,据说这是第一部人性化描写希特勒的电影。剧中的希特勒没有了那种魔鬼的形象,而是一个衰老无助的老头。德国孩子被推上战场,成为阻挡苏军进攻的炮灰。此外还有韩国的《太极旗飘扬》、《冲向炮火》,无一例外,淡化了战争的正义邪恶之分,而着墨于战争中一个个人的生命。过去那种主旋律的我军士兵勇敢正义,敌人凶残野蛮的手法似乎已经被抛弃了。

    然而我想说的是,日本电影这种淡化战争,强调人性的作法虽然符合世界潮流,却让我多多少少觉得有些不舒服。因为自己是中国人,对于日本影视中“漠视东南亚,伤心太平洋”的作法很不以为然。日本人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没错,但至少在此之前,应该先说明一下日本遭受的灾难是其军国主义政府主动挑起的。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南亚地区,则是彻彻底底的受害者。打人是不对的,有时也确实分不清谁对谁错。可是现在对错很清楚啊,怎么可以无视呢?不过,我们也不能指望日本人自己拍电影,反映他们军队犯下的罪行,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你看,反映纳粹屠杀的好片子肯定不是德国人拍的。都是那些二战受害国拍的。

    所以我对中国的导演们有个期待,希望他们能拍一些反映二战的好片子。能够走向世界,被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所认同的好片子。既然中国人看了日本人的战争片可以觉得受感染,为什么我们拍的片子不能获得日本人共鸣呢?可惜的是,至今没有一部这样的好片子。

    在拍摄二战,尤其是抗战题材时,中国导演有两个误区。首先是胡编乱造,现在电视荧屏里铺天盖地的抗日电视剧就属此类,打仗跟玩似的,以一敌百,任敌人千军万马,万炮齐鸣,我自岿然不动,毫毛不伤。靠这种电视剧赚钱,丢人;另一个误区是过分讲究细节,缺乏灵魂。相比过去电视剧里中国人演鬼子乱喊,现在的抗日电视剧可谓正规许多。至少日本鬼子都是说日语(不管是真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在说)。可是缺乏好的主题思想,人文关怀,让人看了就是没感觉。细节很重要,影片的灵魂也很重要。《辛德勒的名单》,是黑白片子,德国人都说英语,也没人觉得别扭,照样走红。

    罗里啰嗦说了许多,只是心中有所期待,不吐不快。

    附:今年8月6日,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日,美国第一次派出驻日大使参加纪念仪式。日本国内视为美国官方对使用原子弹的反省。考虑到小黑皮奥巴马喜欢四处吹捧无核世界,应该是他刻意讨好日本与世界的作秀。此时不由感叹,要是麦凯恩当选就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