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危机感是对的,但因为危机感就让自己陷入不安与浮躁是愚蠢的。身边的同学都很努力,也很聪明,但是,进入社会后,每个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了。我把这称为“30岁忧虑症”。
小时候,有缺根筋的家长,老是拿自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比,搞得小孩子压力大;长大了的孩子,开始不由自主地和身边的同学比,压力更大;毕了业的同学,进了社会,开始规定自己30岁之前要如何如何,压力大大大。
许多男人对我说:“李俊啊,我30岁之前一定要事业有成,然后成家立业。”
不少女人对我说:“30岁之前我一定要嫁出去,不然就没人要了。”
先不提把成家立业与嫁人作为终极目标是多么的匪夷所思,我只是想说,30岁?如果你活到80岁,那你岂不是在30岁就把自己的人生定型了?剩下的50年你干什么呢?
孔子说三十而立,那个时代的平均年龄不到现在的一半;过去女人不读书,不许读书,20岁没嫁出去就是老姑娘了,现在毕业出来就24了。抱着过去的标准,来规划现在的人生,焉能不痛苦?如果,给自己多些时间,把30岁作为一个节点,而不是终点,那么,一切就豁然开朗了。花上个10年20年找寻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之奋斗,太正常不过了;30岁之前嫁不出去?干嘛要觉得自己嫁不出去呢?如果没有对上眼的,20、30不都一样嘛!好姑娘还怕找不到好男人吗?
话糙理不糙。恕罪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