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趣闻杂文轶事 |
我却总是对这个手势没感觉。手势,不仅要能表达自己情绪,还要能让别人理解,不然就是媚眼抛给瞎子,白搭了。
如果我拿拳头使劲砸桌子,那么很好理解,是生气,旁人也会感到害怕,这时发出的信号就是“别靠近我!”但是“V”字手势呢?好像最初是大胖子丘吉尔表示法西斯必将被消灭而使用的,意思自然是“胜利”(victory)。
可是到后来就用得有些泛滥了。日本人好像把这手势视为“好运”的意思。可是每当我看到一帮子家伙双手做“V”字形时,心里就觉得别扭。想表达什么呢?胜利?好运?我又不去打仗,今天也不过节,做这手势干嘛?不就拍张照片嘛,要是手没地方放,就搁在头顶上,何必千篇一律来个“V”呢?没有共鸣的手势,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意思。
还有最近很流行的竖中指的下流动作。肯定不是国产的,一定是从外国引进的。只是,不管是指的人,还是被指的人,虽然都装出很懂的样子,其实还是不对味。
试想,如果被人骂了句“×你妈”的,一定是大打出手了。可是对于这个手势,更像一种时髦,不觉得愤怒,不觉得可耻。就像用英语说几句脏话,土死了还不觉得。如果外国人听见中国人说“狗日的”,中文再好,估计也不懂吧?没文化呗。
说了半天,任何表达都要找准对象,双方至少有一个共同理解的基础。不要对方在骂自己,自己却以为在夸自己。以为对方是对自己好,结果发现只是假客气。
又比如,这个人说“我爱你”意思是:我们上床吧;那个人说“我爱你”意思是:我们结婚吧。如果想结婚的碰上了前者,倒霉;想上床的碰上了后者,也倒霉。每个人呢,总要探察一下,看看对方是不是和自己拥有一个频率,调频一下,不然只怕越走越远了……